<listing id="3n75l"><cite id="3n75l"><i id="3n75l"></i></cite></listing>
<cite id="3n75l"></cite>
<var id="3n75l"></var>
<menuitem id="3n75l"><dl id="3n75l"></dl></menuitem><var id="3n75l"><video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video></var><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strike></var>
<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strike></var>
<menuitem id="3n75l"></menuitem><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var>
<cite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cite><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var>
<cite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cite>
<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3n75l"></menuitem>
<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var><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var>
<menuitem id="3n75l"><dl id="3n75l"></dl></menuitem>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備考 - 成考問一問

2025年專升本語文知識點歸納 高頻考點整理

2025-07-06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2025年專升本語文考試中文學常識考點很多,考生容易記混,現已整理了大學語文的100個文學常識知識點,考生可以在空閑時間記憶背誦。

2025年專升本語文高頻考點匯總

1.《國語》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國別史。

2.《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整個西漢一代的歷史。

3.《漢書》是奉旨寫史,封建正統觀念比較濃厚,史料豐富詳實,文字整齊,組織嚴密等在

4.《史記》之上,因此在中國史學和文學界都有重要影響。

5.《尚書》是我國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歷史文獻。

6.《紅樓夢》被認為是我國最具文學成就的古典小說,是中國長篇小說創作的巔峰之作,不僅僅是因為它具有很高的思想價值,還在于它非凡的藝術成就。

8.《春秋》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編年體斷代史,是繼《尚書》之后以記事為主的一部史書。

9.《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記事完整的編年史,也是一部文學價值很高的歷史散文著作,標志著史家之文發展到一個嶄新階段。

10.《戰國策》是一部“亦史亦文”的著作,其文學性相當高,在歷史散文的發展上達到了新的高峰。

11《戰國策》的藝術成就:刻畫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注意表現其性格特征和內心世界,血肉豐滿,形神兼備。《戰國策》打破 "編年"限制,以人物游說活動為中心,并以此統率記言、敘事,安排情節結構,描寫人物,開了人物傳記的先河。敘事生動曲折,善于夸張渲染,帶有傳奇色彩。語言辯麗恣肆、放言無忌。善于運用比喻和寓言說理,語言通俗淺顯。"鷸蚌相爭"、"畫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轅北轍"、"驚弓之鳥"、"百發百中"等寓言閃耀著迷人的文學光彩,表現出較強的藝術力量。

12.《戰國策》,最初有《國策》、《國事》、《事語》、《短長》、《修 書》、《長書》等名稱,是一部戰國時期的史料匯編,屬國別體史書。

13.“道”是老子哲學思想的核心。老子認為“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道”派生萬物的表現;道是萬事萬物存在與變化的普遍法則和根本規律,它主宰一切。

14.莊子名周,世稱南華真人,道家代表物。主要作品為《莊子》,又名《南華經》現存33篇。《莊子》在諸子散文中藝術成就最高。

15.墨子(生卒年不詳),名翟(dí),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

16.百家爭鳴時期有“非儒即墨”之稱。墨子死后,墨家分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其弟子根據墨子生平事跡的史料,收集其語錄,完成了《墨子》一書傳世。

17.百家爭鳴時期有“非儒即墨”之稱。墨子死后,墨家分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其弟子根據墨子生平事跡的史料,收集其語錄,完成了《墨子》一書傳世。

18.高誘說《呂氏春秋》“此書所尚,以道德為標的,以無為為綱紀”,這說明最早的注釋者早已點明《呂氏春秋》以道家為主導思想之特徴。

19.孟子主要作品為《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開頭幾字為篇名,如《梁惠王》、《公孫丑》、《告子》等。記載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論。諸子哲理散文,“四書”之一。

20.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音讀:dān),一字或曰謚伯陽。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

21.《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22.在思想和藝術上都堪稱中國古代長篇小說高峰的作品是《紅樓夢》。

23..唐代以山水詩著稱的詩人是王維和孟浩然。

24.小說的三要素是:人物、情節和環境。

25.《李將軍列傳》中,李廣和李蔡的對比描寫,主要是為了表現李廣的不幸遭遇。

26.辛棄疾的作品集是 《稼軒詞》。

27.漢樂府民歌大多數收集在樂府詩集中,作者是宋人郭茂倩。

28.我國盛唐時期邊塞詩派的代表作家是岑參。

29.北宋以慢詞創作著稱的作家是柳永。

30.描寫大體可歸納為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兩大類。

31.盛唐山水田園詩派中,與王維齊名并稱的著名詩人是孟浩然。

32.古代最早的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是《左傳》

33.古代最杰出的銘文是唐代劉禹錫的《陋室銘》。

34.庾信是六朝文學的集大成者。

35.“四書”(《論語》、《孟子》、《中庸》、《大學》)。

36.“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37.“六經”(《易經》、《尚書》、《詩經》、《禮記》、《樂經》、《春秋》)。

38.古代散文:

語錄體:《論語》(《論語十則》)

紀傳體:《史記》(通史)

史傳:《張中丞傳后敘》(敘事散文)

書信體: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史論體: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游記體: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

寓言體:柳宗元《種樹郭駝橐傳》

奏章體:李斯《諫逐客書》

39.文學主張:

韓愈:主張“辭必己出”、“惟陳言之務去”。

白居易: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歐陽修:文章應“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王安石:文章應“有補于世”、“以適用為本”。

40.漢賦分為騷體賦、散體賦(漢大賦)和抒情小賦三類。

41.古體詩

四言古詩(《詩經》體):《詩經》的《氓》(棄婦詩、敘事詩)、《關雎》、《蒹葭》(愛情詩);

五言古詩:陶淵明《飲酒》、《歸園田居》(田園詩);

七言古詩: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樂府古題、愛情詩)、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樂府舊題);

雜言詩:屈原《漁父》、 王粲《登樓賦》(借景抒情詩)、李白《行路難》(樂府舊題詩);

楚辭體:屈原《離騷》、《國殤》;

樂府詩:漢樂府(《孔雀東南飛》)———古題樂府(《行路難》、《春江花月夜》、王昌齡《出塞》)——新樂府(《游子吟》(五言古詩);

歌行體:曹操《短歌行》、《春江花月夜》、白居易《悵恨歌》、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樂府舊題)、李白《行路難》;

42.樂府詩

漢樂府詩:《孔雀東南飛》、《木蘭辭》;

樂府古題:曹操《短歌行》、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李白《行路難》、陸游《關山月》;

新樂府:白居易《賣炭翁》、《杜陵叟》; 孟郊《游子吟》(五言詩)

43.樂府原是古代音樂機關的名稱。

最早設于秦朝。漢樂府原指漢代的音樂機關。

44.據記載,漢武帝時的樂府開始采集民間歌辭和樂曲。六朝時,將樂府采集和創作的樂歌稱為樂府,于是“漢樂府”就由漢代音樂機關的名稱而兼為一種詩體的名稱了。

45中唐文人詞

詞體在民間興起后,盛唐和中唐一些詩人,開始涉入到了詞的領域。盛唐的文人作詞者還不多,所寫也基本上都是整齊的五、七言形式,但個別也有是長短句的,如托名李白的兩首詞《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和《憶秦娥》(“簫聲咽”),這兩首詞究竟是否李白作,學界還有爭議。但無可非議的是,二詞取得了極高的藝術成就。

46.詞的分類

婉約詞派:柳永《雨霖鈴》、《八聲甘州》;李清照《聲聲慢》;姜夔;周邦彥等。

豪放詞派:蘇軾《念奴嬌、赤璧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辛棄疾《水龍吟》(楚天);

47.以詞的字數劃分:小令、中調、長調(慢詞);

48.以詞的段數劃分:單調、雙調、三疊、四疊。

49.曲的分類

散曲(分為:小令、套數)和劇曲)。

50.賦的類別

漢大賦(西漢)、抒情小賦(東漢)、駢賦或律賦(魏晉南北朝)、文賦(主要在唐宋,代表作:歐陽修《秋聲賦》、蘇軾《前赤壁賦》。

51.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52.南朝樂府民歌的藝術特色:

(1)體裁短小,多是五言四句,和周、漢民歌不同。

(2)以抒情為主,感情真率動人。

(3)多用比興、象征、諧音雙關等手法。

(4)語言自然曉暢,風格清新婉麗。

53.標志著南朝民歌在藝術發展上的最高成就的是:《西洲曲》。

54.《西洲曲》開頭寫一位少女回憶梅花初落時與情人在西洲約會,于是折梅一枝遙寄江北的愛人。以下便寫那少女從春到秋、從早到晚的無盡相思。情調纏綿悱惻,充滿了隱約朦朧之美,頗有藝術感染力。并且巧妙運用諧音雙關的修辭方法,如本篇多次寫到蓮。"蓮"和"憐"諧音,"蓮子"即"憐子",暗示愛憐的人。"低頭弄蓮子",即暗指愛撫所愛的人。又以蓮子的青如水比喻對愛人的感情純潔如水。"置蓮懷袖中"即表示對所愛的人珍愛,以"蓮心徹底紅"喻愛情的成熟和熱烈。運用雙關語,使全詩的情調更顯得優美迷人。全詩以五言四句為一段,用頂真格的修辭把上下段連接起來,如"風吹烏臼樹,樹下即門前","出門采紅蓮,采蓮南塘秋","仰首望飛鴻,鴻飛滿西洲".全詩迂回曲折而又首尾一貫。

55.唐代文學繁榮的原因

(1)政治開明。唐代政治較為開明,特別是前期的唐太宗,武則天,玄宗前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政治空前開明的繁盛政治氣象。士族的衰落與中小地主的興起;科舉制的興起;唐代文禁較為寬松,文人思想解放。

(2)經濟繁榮。均田制和兩稅法的施行適應了歷史的發展;勢力范圍的廣大和對外交易的頻繁;城市的空前繁榮,標志著當時經濟的發展水平;貞觀、開元、天寶盛世促進了盛唐氣象的形成。

56.張若虛與賀知章、張旭、包融齊名,被稱為"吳中四士"。

57.張若虛的詩僅存兩首,然而就是一首《春江花月夜》讓他在文學史上占了一席之地。

58.《春江花月夜》是樂府舊題,藝術特點:

(1)題材開拓、意境創新

做詩貴在創新。《春江花月夜》描寫的春、江、花、月、夜的景色以及游子思婦的題材,歷代屢見不鮮。然而,張若虛卻互這些傳統題材注入了新的含義,它將詩情、畫意、哲理融為一體,憑借對春、江、花、月、夜的描繪,贊美自然奇麗景色,謳歌人間純潔的愛情,并把對游子思婦的同情心擴大開來,將他們的思念與人生哲理的追求、對宇宙的詢問等結合起來,從而匯成了一種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遠的意境,這對唐詩意境開拓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2)全詩緊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來寫,而又以月為主體。"月"是詩中情景兼融的突出意象,它象一條紐帶,貫穿全詩,情意也隨著月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月在詩中經歷了一夜的過程,經歷了升起——高懸——西斜——落下的全過程。而在月光之下,江水、沙灘、天空、原野、花林、流霜、白云、扁舟、高樓、鏡臺、砧石、鴻雁、魚龍,不眠的思婦和漂泊的游子,交相輝映,展現出了一幅充滿生活情趣與人生哲理的畫卷,形成了完整統一的詩歌意境。

(3)韻律節奏美。全詩共36句,每四句一換韻,共換九韻,并隨著韻腳的轉換變化,交錯運用平仄,一唱三嘆,前后呼應,既回環反復,又層出不窮,音樂節奏感強烈而優美。隨著音律節奏的變化,詩中的情感也在跌蕩起伏。

59.一篇橫絕千古的詩篇,故而有人盛贊張若虛是,"孤篇橫絕,竟成大家。"

60.張若虛與賀知章、張旭、包融齊名,被稱為“吳中四士”。

61.高適,字達夫,曾任散騎常侍,世稱高常侍。與岑參齊名,并稱“高岑”,同為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主要作品為《燕歌行》、《別董大》等,后人輯有《高常侍集》。

62.李白,字太白,別號青蓮居士,是我國古代繼屈原之后的又一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世稱“詩仙”。與杜甫齊名,人稱“李杜”。唐代三大詩人之一。主要作品為《夢游天姥吟留別》、《蜀道難》、《子夜吳歌》、《望天門山》、《秋浦歌》、《秋登宣城謝眺北樓》等,結為《李太白集》屬,古典詩歌藝術的高峰。韓愈稱贊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63.李白和杜甫同是唐代兩位最杰出的詩人,后人將二人喻為中國詩壇的雙子星座。

64.岑參,曾任嘉州刺使,世稱岑嘉州。邊塞詩派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為《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逢入京使》等,結為《岑嘉州詩集》。

65.孟郊,字東野。與賈島并稱,著名苦吟詩人。主要作品為《秋懷》、《貧女詞》、《游子吟》等,結為《孟東野詩集》。與賈島一起世稱“郊寒島瘦”。長于五言,多寒苦之音。

66.韓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謚文,世稱韓吏部,韓文公,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唐代古文運動倡導者,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主要作品為《師說》、《馬說》、《原毀》、《進學解》、《祭十二郎文》等,結為《昌黎先生集》。他主張恢復先秦兩漢散文傳統,摒棄南北朝以來的駢體文,主張文章內容的充實,并“唯陳言之務去”。在詩歌創作上主張“以文為詩”,力求新奇。

67.柳宗元,字子厚,系河東人,人稱柳河東,曾任柳州刺使,又稱柳柳州。著名散文家,亦是著名詩人。唐代古文運動的領導者之一,與韓愈并稱“韓柳”。“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對儒、道、佛思想均有吸收,具有唯物思想和較為進步的歷史觀。柳詩現存160余首,大部分為遭貶后的悲憤和對山水景物的欣賞寄托之作。主要作品為《捕蛇者說》、《三戒》(包括《黔之驢》)、“永州八記”(包括《小石潭記》、《童區寄傳》等散文),《漁翁》、《江雪》等詩。結為《柳河東集》。他是中國第一個把寓言正式寫成獨立的文學作品的作家,開拓了我國古代寓言文學發展的新階段。

68.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主要作品為《行次西郊作一百韻》、《樂游原》、《錦瑟》、《無題》等,結為《李義山詩集》,另有《樊南文集》。《行次西郊作一百韻》是一首長篇政治詩。《無題》詩多以愛情為題材,纏綿繡麗,意象朦朧,對后代有很大的影響。

69.晚唐詩壇,李商隱與杜牧并稱,號“小李杜”。

70.李煜,字重光,五代時南唐國主,世稱李后主。南唐詞人中李煜最為出色。主要作品為《虞美人》、《相見歡》、《浪淘沙令》等,與其父詞合刻為《南唐二主詞》。王國維說:“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71.蘇洵,字明允,號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主要作品有《嘉右集》(《六國論》出于此)。作品以史論、政論為主。

72.曾鞏,字子固,謚文定。南豐人,又稱南豐先生。“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為《元豐類稿》(以年號命名)。

73.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溢文,世稱王荊公、王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游褒禪山記》、《傷仲永》、《元日》、《泊船瓜洲》等,鄉貫臨川,集為《王臨川集》。被列寧譽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王安石對文學的看法,特別強調其實用功能。和其文學主張相符,王安石的散文也以政論性的為多。這些作品,大都針對時弊,根據深刻的分析,提出明確的主張,具有極強的說明力量。

74.關漢卿(字),名一齋,號已齋叟。與鄭光祖、白樸、馬致遠并稱“元曲四大家”。我國古代第一位偉大的戲劇家,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為《(感天動地)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單刀會》等。

75.王實甫(字),名德信。主要作品為《西廂記》,元代劇本中最長的一部(五本二十一折),也是元劇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西廂記》人物形象的塑造十分成功,主要人物張生、鶯鶯、紅娘、老夫人都是公認的杰出典型,這在愛情劇中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76. 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主要作品為《西游記》,是著名長篇章回神 魔小說,是古典文學中最輝煌的神話作品,標志著浪漫主義文學的新高峰。

77.歸有光,字熙甫,號震川。主要作品為《震川文集》。(《項脊軒志》、《先妣事略》等)。他推崇唐宋古文,被稱為“唐宋派”。

78.湯顯祖,字義仍,號若士,又號海若,臨川人。主要作品為《牡丹亭》(又名《還魂記》、《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合稱“玉茗堂四夢”,又叫“臨川四夢”。其中以《牡丹亭》思想成就最高,長期以來膾炙人口,是湯顯祖的代表作品。是浪漫主義杰作。 課文篇目《游園》。

79.曹操是漢末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是建安文學的倡導者和杰出代表。

80.曹操詩歌《蒿里行》反映漢末社會動亂和民生多艱。作品反映了初平之年關東州群起兵討伐董卓,便令會師之后,他們各懷異心,觀望不前,不久各路人馬為爭奪權勢相互火并、自相殘殺。軍閥長期混戰、造成百姓慘死、拋骨露尸于野的衰敗景象。作品真實地反映了這個歷史事實,并流露了詩人傷時憫亂的感情,蒼涼激楚,形象鮮明。因此,后人稱之為"詩史"、"漢末實錄"。

81.曹植是建安時期最負盛名的作家,《詩品》稱之為"建安之杰",現存詩80多首,辭賦散文共40余篇。鐘嶸評價曹植詩:"骨氣奇高,詞采華茂,精兼雅怨,體被文質",是對其詩歌風格的概括。

82.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和劉楨。

83.曹丕代表作是《燕歌行》。此詩歷來為人稱道,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詩,對七言詩的形成有很大貢獻。二是在于它情致凄婉動人、語言淺顯清麗、音節和諧流暢。

84.駢文又稱駢儷文、駢偶文。以兩兩相對的句子構成的文章叫駢文。

85.陶淵明的影響

思想人品方面:恬淡退隱,固窮守節,不屈事權貴,不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污,人品峻潔,精神高尚,教育和影響了無數代作家。

詩歌創作方面:他是漢魏六朝最杰出的詩人,是田園詩派的開山之祖。對田園詩題材的開掘,情、景、理交融的美學旨歸,自然純真的風格,均有巨大的影響。

86.老舍作品以長篇小說和劇作為主,多寫城市下層居民生活,語言簡練樸 實,詼諧幽默,具有濃郁的北京地方色彩和強烈的生活氣息。

87.老舍是"京味小說"的開創者,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說《月牙 兒》,劇本《茶館》、《龍須溝》等。

88.現代最偉大的文學家是魯迅。魯迅的作品主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等;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墳》《南腔北調集》《華蓋集》《熱風》《三閑集》《且介亭雜文》等專集;學術著作有《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古小說鉤沉》《唐宋傳奇集》《小說舊聞鈔》等。

89.現代最杰出的長篇小說是矛盾的《子夜》。

90.現代最具有影響的短篇小說集是魯迅的《吶喊》

91.梁實秋曾說余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文”,余光中的詩歌與散文創作都很豐富。詩集有《鐘乳石》《白玉苦瓜》《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等,散文集有《左手的掌紋》《分水嶺上》《記憶像鐵軌一樣長》等。

92.歐·亨利是美國著名短篇小說作家,小說幽默詼諧,有“含淚的微笑”的獨特風格。歐·亨利與法國的莫泊桑、俄國的契訶夫并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93.龔自珍是近代啟蒙思想家和著名文學家,詩、文、詞各體皆長,詩中善于抒發感慨,議論縱橫,想象豐富,豪放瑰麗。

94.吳偉業與錢謙益、龔鼎孳并稱“江左三大家”。吳詩多采用七言歌行,長于敘事,具“詩史”風格,后人稱之為“梅村體”。

95.莫言的作品常以農村為背景,根植于齊魯民間文化,將現實與幻想結合起來,想象豐富,風格獨特,既展現了中國人的復雜經驗,又傳達出共同的人類精神。其憑借作品《蛙》于2012年10月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96.莫泊桑與歐·亨利、契訶夫并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因其將短篇小說的趣味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被尊稱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

97.文學研究會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重要的文學社團,由周作人、鄭振鐸、沈雁冰(茅盾)等12人發起。

98.《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詩集,為“五四”以后自由詩的發展開拓了新的天地,成為中國新詩的奠基之作。

99.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把藝術境界分為“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兩種,并作了簡略說明:“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有我之境也。‘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

100.戴望舒是中國“現代派”詩歌的代表人物。

1
意向表
2
學習中心老師電話溝通
3
查看評估報告
1、年齡階段

2、當前學歷

3、提升學歷目標

4、意向學習方式

報考所在地
*
*
*
- 聲明 -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首頁 考生自助服務系統
一二三四视频日本高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