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3n75l"><cite id="3n75l"><i id="3n75l"></i></cite></listing>
<cite id="3n75l"></cite>
<var id="3n75l"></var>
<menuitem id="3n75l"><dl id="3n75l"></dl></menuitem><var id="3n75l"><video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video></var><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strike></var>
<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strike></var>
<menuitem id="3n75l"></menuitem><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var>
<cite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cite><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var>
<cite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cite>
<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3n75l"></menuitem>
<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var><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var>
<menuitem id="3n75l"><dl id="3n75l"></dl></menuitem>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備考 - 成考問一問

2022成人高考專升本生態學基礎簡答練習題

2025-07-10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1.簡述草原生態系統的功能。

  答案:

  (1)草原有較高的初級生產力。

  (2)提供大量的飼草、飼料及畜禽產品。

  (3)具有一定的保持水土、防風固沙功能。

  2.簡述恒溫動物對高溫環境的生理與行為適應特征。

  答案:

  (1)生理適應 適當放松恒溫性,使體溫有較大幅度的波動。

  (2)行為適應 晝伏夜出、穴居、夏眠。

  3.北方針葉林的特征有哪些?

  答案:

  (1)主要由針葉樹種組成。

  (2)群落結構簡單。

  (3)是寒溫帶的地帶性植被。

  (4)枯枝落葉層厚,分解緩慢。

  4.什么是優勢種、建群種?

  答案:

  優勢種是對群落的結構和群落環境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植物,它們通常是那些個體數量多,投影蓋度大,生物量高,體積較大,生活能力較強,即優勢度較高的種。

  建群種是在優勢層的優勢種中起構建群落作用的植物。分單建種群落和共建種群落。

  5.簡述種間競爭的競爭類型。

  答案:

  種間關系是生活于同一生境中的所有不同物種之間的關系。種間。關系主要包括競爭、捕食、共生、寄生或他感作用等。

  (1)種間競爭是指兩種或更多物種共同利用同一資源產生的相互競爭作用。一般將種間競爭分為干擾競爭和利用競爭兩種。種間競爭的一個重要原理是競爭排除原理,其主要內容是,當兩個物種開始競爭時,一個物種最終會將另一個物種完全排除掉,并使整個系統趨于飽和。

  (2)一種生物攻擊、損傷或殺死另一種生物,并以其為食,稱為捕食,在一個生態系統中,捕食與被捕食者應保持著平衡。否則生態系統將會被破壞。

  (3)共生是生物間的一種正相互作用,包括偏利共生和互利共生。

  (4)寄生是一個物種從另一個物種中的體液、組織或已消化物質獲取營養,并對宿主造成危害。

  (5)他感作用是一種植物通過向體外分泌代謝中的化學物質,對其它植物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6.什么是初級生產、次級生產?兩者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答案:

  初級生產是指地球上的各種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輻射能以有機質的形式貯存起來的過程。

  次級生產是指生態系統初級生產以外的生物有機體的生產,即消費者和分解者利用初級生產所制造的物質和貯存的能量進行新陳代謝,經過同化作用轉化形成自身的物質和能量的過程。

  初級生產是自養生物有機體生產和制造有機物的過程,而次級生產是異養生物有機體再利用再加工有機物的過程。牧草被牛羊取食,同化后增加牛羊的重量,牛羊產奶、繁殖后代等過程都是次級生產。

  7.簡述生物量與生產力的區別。

  答案:

  (1)生物量強調的是一定時間、空間內動物、植物等生物的總重量(單位。kg·m-2)。

  (2)生產力強調的是單位時間、單位空間生產量的多少(單位:kg·m-2·a-1)。前者表示測定時為多年積累的量,后者表示單位時間(通常一年)生產的量。

  (3)生物量隨時間而逐漸積累,可表現為生物量的增長。而生產力隨著生態系統的發展而表現為有規律的變化。生態系統發展初期可能生產力較高,而生物量不大;生態系統發展到成熟階段,這時生物量可達到最大值,而生產力卻極低。由此可見,生物量和生產力之間存在著一定關系,生物量的大小對生產力有某種影響。當生物量,很小時,如樹木稀少的林地、魚量不多的池塘,是沒有充分利用空間和能量的,這時,生產力就不會高;反之,樹木密、魚太多,則限制了每個個體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生物量很大,但不意味著生產力高。

  8.簡述生物種間的相互關系。

  答案:

  (1)競爭:具有相似要求的物種,為了爭奪空間和資源,而產生的一種直接或間接抑制對方的現象。

  (2)捕食:指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為食的現象。

  (3)寄生:指一種生物寄居于另一種生物的體內或體表,從宿主攝取養分以維持生活的現象。

  (4)共生:兩個物種生活在一起,對一方有利,對另一方無影響的種問關系稱偏利共生;對兩物種相互有利的關系,稱互利共生。

  (5)他感作用:指一種植物向體外分泌代謝化學物質,對其他植物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9.簡述云杉砍伐跡地上的次生演替系列。

  答案:

  (1)采伐跡地階段(雜草群落階段);

  (2)先鋒樹種階段(闊葉樹種階段);

  (3)陰性樹種定居階段(云杉定居階段)(云杉、闊葉混交林);

  (4)陰性樹種恢復階段(云杉恢復階段)。

1
意向表
2
學習中心老師電話溝通
3
查看評估報告
1、年齡階段

2、當前學歷

3、提升學歷目標

4、意向學習方式

報考所在地
*
*
*
- 聲明 -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首頁 考生自助服務系統
一二三四视频日本高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