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3n75l"><cite id="3n75l"><i id="3n75l"></i></cite></listing>
<cite id="3n75l"></cite>
<var id="3n75l"></var>
<menuitem id="3n75l"><dl id="3n75l"></dl></menuitem><var id="3n75l"><video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video></var><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strike></var>
<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strike></var>
<menuitem id="3n75l"></menuitem><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var>
<cite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cite><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var>
<cite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cite>
<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3n75l"></menuitem>
<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var><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var>
<menuitem id="3n75l"><dl id="3n75l"></dl></menuitem>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備考 - 成考問一問

2022年成考專升本政治模擬題及解析

2025-07-10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1.恩格斯曾經指出:“歷史從哪里開始,思想進程也應當從哪里開始。而思想進程的進一步發展不過是歷史過程在通向理論上前后一貫的形式上的反映;這種反映是經過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現實的歷史過程本身的規律修正的。”這段話表明 (B )

A.歷史的進程與理論推理的進程是完全一致的

B.理論是歷史的經過修正的再現

C.理論的反映是對歷史發展過程全部內容的反映

D.歷史在某種意義上是由理論推演出來的

[注釋] 恩格斯的這段話表明理論是在實踐的基礎上對歷史的修正的再現,而不是對全部歷史內容的反映,理論與歷史的發展具有不同步性,D屬于唯心主義觀點。因此,正確選項為B。

2.對不可知論最有力的駁斥是 ( B)

A.科學推理的駁斥

B.實踐的發展

C.唯物主義在斗爭中不斷戰勝唯心主義

D.不可知論內在的矛盾

[注釋] 對不可知論的有力駁斥有兩種:從理論上進行駁斥和從實踐上進行駁斥;對不可知論最有力的駁斥就是通過社會實踐,主要是指實驗和工業的發展,通過這些發展可以向我們表明,原來人們不能認識的現象或者本質在新的科學基礎之上,都變得可認識了。因此,正確選項為B。

3.“鷹比人看得遠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識別東西卻遠勝于鷹,狗比人具有銳敏得多的嗅覺,但是它不能辨別在人看來是各種東西的特定標志的氣味的百分之一”造成上述現象最合理的原因是 (A )

A.人的感覺能夠得到抽象理論的指導

B.人的感官從生理上優于動物的感官

C.人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相互區別的

D.人的感官具有和動物不同的認識對象

[注釋] 該命題表明雖然人的感官有局限性,但是由于人的感性認識得到了理性認識的指導,就能獲得對世界各種現象更加深刻的認識。因此,正確選項為A。

4.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 ( A)

A.認識是主體對信息的選擇、接收、加工和抽象的過程

B.認識是客體對主體的能動反應

C.認識是人類純粹的主觀構造過程

D.人類一切活動都是認識活動

[注釋]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人們要認識對象,首先要從對象獲取足夠的信息,同時要對這些信息進行加工、改造、選擇、變換和重組等,是認識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因此,正確選項為A。

5.實踐標準的不確定性或相對性的含義不包括 (A )

A.某些理論不可能被證實或證偽

B.一切實踐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C.實踐本身也是發展變化的

D.認識的真理性需要多次接受實踐的檢驗

[注釋] 實踐作為人類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隨著人們對于社會規律和自然規律認識的深入而不斷發展,在新的理論指導下進行新的實踐活動,進一步改造客觀物質世界,而實踐同時也受一定的客觀和主觀條件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時認識是否正確也需要通過多次的實踐進行檢驗;沒有不可檢驗的真理。因此,正確選項為A。

6.根據對認識源泉的不同回答可將認識論劃分為 (C )

A.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B.經驗論和唯理論

C.反映論和先驗論

D.辯證法和形而上學

[注釋] 認為認識的源泉是物質的觀點屬于唯物主義,認為認識的源泉是精神的觀點屬于唯心主義,因此可以從認識的源泉的角度將認識論分為唯物主義論和唯心主義論兩種,即反映論和先驗論。因此,正確選項為C。

7.先驗論的主要特點有 ( A )

A.都屬于唯心主義認識論

B.都屬于不可知論

C.都堅持形而上學,反對辯證法

D.都否認世界統一于存在

[注釋] 略。

8.客觀辯證法的特點有 ( B)

A.是人們對自然界運動變化和發展的科學認識

B.是事物內部固有的

C.是土觀形式和客觀內容的統一

D.沒有人就沒有客觀辯證法

[注釋] 客觀辯證法與主觀辯證法是相互對立的,客觀辯證法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觀的,而主觀辯證法則是以理論形態或思維方式的形式存在的辯證法。因此,正確選項為B。

9.兩條根本對立的認識路線是 ( D)

A.經驗論和唯理論的對立

B.一元論和二元論的對立

C.唯物主義可知論和唯心主義不可知論的對2

D.反映論和先驗論的對立

[注釋] 兩條根本對立的認識路線是唯物主義的反映論和唯心主義的先驗論,反映論是唯物主義在認識論上的表現,先驗論是唯心主義在認識論上的表現。因此,正確選項為D。

10.價值評價的對象本質上是 ( C)

A.價值主體的主觀需要

B.價值客體的物質結構和功能

C.主客體之間的關系

D.勞動者與勞動對象之間的生產關系

[注釋] 價值評價是指價值評價主體對價值主客體之間關系的評價或判斷。因此僅僅考察一下價值主體的主觀需要或者價值客體的物質結構和功能是無法作出價值評價的,必須對價值主客體之間的關系進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才能作出正確的價值評價。因此,正確選項為C。

11.有人認為:“被反映者是不依賴于反映者而存在的。”這種觀點屬于 ( A)

A.反映論

B.先驗論

C.經驗論

D.唯理論

[注釋] 該命題說明了客觀物質是獨立于主體之外的,因此是一種唯物主義反映論的觀點。因此,正確選項為 A。

12.在近代科技歷史上,隨著蒸汽機的研制和投入使用,迫切要求對蒸汽機的效率進行研究,從而大大地推動了熱力學的建立和發展,這一歷史事實最突出地表明了 (B )

A.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B.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C.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

D.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

[注釋] 這個歷史事實表明:科學理論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之上的,是在人類實踐基礎上形成的對事物本質規律正確反映的理論體系。因此,正確選項為B。

13.在我們讀書時,讀到大象、房子等某一個具體概念時,就會在大腦中立即出現一個感性的形象與此概念相對應,這表明 ( C)

A.概念是思維的細胞和推理的上具

B.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前提和基礎

C.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互滲透

D.感性認識和瑚性認識相互轉化

[注釋] 人們讀的書是理性認識一種外在表現形式,大腦中的感性形象屬于感性認識;命題中的現象表明了當人們在大腦中思考到理性認識概念的時候就會有感性認識的相應的形象與這一概念相對應,從而表明理性認識和感性認識總是相互滲透的。因此,正確選項為C。

14.有人認為:包括費爾巴哈在內的一切舊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在于,他們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唯物主義,這種對舊唯物主義的評論屬于 ( C)

A.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

B.客觀唯心主義的觀點

C.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D.二元論的觀點

[注釋] 這種觀點是馬克思對包括費爾巴哈在內的一切舊唯物主義的評論。因此,正確選項為C。

15.人們在思維中得到的關于具體事物整體形象的生動、活躍的認識形式屬于 (B )

A.感覺

B.知覺

C.表象

D.概念

[注釋] 感性認識包括三種形式:感覺、知覺和表象。其中感覺是對事物個別屬性的認識,知覺是對事物整體形象的認識,而表象則是感性認識的記憶、聯想和再現。概念則是理性認識的初級形式。因此,正確選項為B。

16.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是 ( C)

A.一切從實際出發

B.理論聯系實際

C.實事求是

D.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

[注釋] 黨的思想路線與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一致的,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其核心是實事求是。因此,正確選項為C。

1
意向表
2
學習中心老師電話溝通
3
查看評估報告
1、年齡階段

2、當前學歷

3、提升學歷目標

4、意向學習方式

報考所在地
*
*
*
- 聲明 -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首頁 考生自助服務系統
一二三四视频日本高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