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成考專升本醫學綜合重要考點筆記
2025-07-10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很多報考醫學類成考專升本的小伙伴一定都在緊張的復習中,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醫學綜合重要考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考專升本醫學綜合重要考點筆記
肌學背肌:斜方肌(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攏,聳肩作用);背闊肌(使肱骨內收,旋內和后伸—背手狀);豎直肌
胸肌:胸大肌(使肱骨內收,旋內和前屈)膈肌(胸腹腔內,止于中心鍵,有三個裂孔,第12胸椎前有主動脈裂孔:主動脈和胸導管。第10胸椎有食管裂孔:食管和迷走神經。第8胸椎有腔靜脈孔:下腔靜脈。)肋間外肌、肋間內肌+膈肌—呼吸肌(平靜) 胸大肌、背闊肌—引體向上的肌
腹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腹橫肌、腹直肌鞘(由腹外側壁3層扁肌的腱膜構成,在臍下4—5cm以下為弓狀線。
咀嚼肌:咬肌、顳肌(閉口肌)、翼內肌、翼外肌(張口肌)。 頰肌——表情肌
斜角肌:前、中斜角肌與第1肋之間的間隙稱斜角肌間隙,有鎖骨下動脈和臂叢通過。
上肢肌:三角肌(肩關節外展)、肱二頭肌(肱肌—屈肘)、肱三頭肌(伸肘)。
前臂旋前肌——旋前圓肌,旋前方肌。 前臂旋后肌——旋后肌,肱二頭肌
前臂肌:前群——屈腕、屈肘、旋前 后群——伸腕、伸肘、旋后
下肢肌:臂大肌(使髖關節后伸和旋外)、股四頭肌(股直肌、股內側肌、股外側肌。髕韌帶作用伸膝。)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作用:屈膝關節和伸髖關節)、小腿三頭肌(腓腸肌和比目魚肌,二肌合一條跟腱:踝關節趾屈、屈膝)
伸膝的關節肌——股四頭肌 屈膝的關節肌——縫匠肌、半腱、半膜肌
屈大腿的肌——小腿肌+屈膝關節的肌 足外翻——腓骨長肌、腓骨短肌 足內翻——脛骨前、后肌
消化系統:消化管(十二指腸以上的消化管為上消化道,空腸以下為下消化道)和消化腺(口腔腺——口腔腺,下頜下腺,舌下腺、肝、胰)組成,
口腔:分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
腭扁桃體:腭舌弓和腭咽弓之間的窩內。 咽峽分界—腭舌弓,腭垂,舌根
舌:舌體、舌根、舌尖。
舌的黏膜:絲狀乳頭(最多)——感受觸覺;菌狀乳頭、葉狀乳頭、輪廓乳頭——含有味覺感受器(味蕾)
頦舌肌:兩側的頦舌肌同時收縮——舌頭前伸,一側收縮——舌間伸向對側 一側癱瘓——偏向患側
口腔腺(唾液腺):腮腺(腮腺管:開口于平對上頜第2磨牙的峽粘膜處)、下頜下腺(頜體的內面,腺管開口與舌下阜)、舌下腺(開口于舌下阜)
咽:上起顱底,下至第6頸椎下緣水平。鼻咽不是消化通道,鼻咽側壁上有咽鼓管咽口,口咽處有腭扁桃體,喉咽處有梨狀隱窩。
食管:頸部、胸部、腹部。三個生理狹窄:咽與食管相續處,15cm;食管與左主支氣管交叉處,25cm;食管穿膈的食管裂孔處,40cm.
胃:上緣——胃小彎(最低處稱胃切跡); 下緣——胃大彎 上口——賁門 下口——幽門
幽門部和小彎附近是胃潰瘍的好發部位。 胃的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區
關節:骨連接的形式有:直接連接(纖維連接、軟骨連接、直接連接)和間接連接。?
關節構造:關節面,關節囊,關節腔(為密閉的負壓結構,腔內有少量的滑液)。
輔助結構:韌帶、關節盤、關節唇。
有囊內韌帶的有:髖關節,膝關節。
有肌腱的關節:肩關節。
有半月板的關節:膝關節。
有關節盤的關節:胸鎖關節,下頜關節。
有關節唇的關節:肩關節,髖關節。
錐體之間的連接:前縱韌帶,后縱韌帶,椎間盤。
錐間之間的連接:結上韌帶,結間韌帶,黃韌帶(在相近錐間板之間)。
錐間盤:相鄰兩個錐體之間,纖維軟骨構成,中央部為髓核,起連接和緩沖作用。
胸廓:上口小,由第1胸椎,第1肋,和胸骨柄的上緣圍成。
四肢骨的連接
肩關節:關節盂和肱骨頭構成,運動最靈活。
肩關節特點:頭大盂小,有關節唇;囊松腔大;有肱二頭肌長腱穿過;前下放松弛。
肘關節:肱骨下端,尺骨,橈骨上端構成的復合關節。包括:肱橈關節,肱尺關節,橈尺近側關節。三個關節共包在一個囊內。
論述題:
1、試述神經--一肌肉接頭的興奮傳遞過程。
電一-化學一-電傳遞過程:運動神經興奮(動作電位產生)一接頭前膜去極化→Ca2+通道開放,Ca2+內流→接頭前膜內囊泡前移,與前膜融合→囊泡破裂釋放ACh(量子釋放)→ACh經接頭間隙擴散到接頭后膜→與接頭后膜上的ACh受體亞單位結合- +終板膜Na+、K+通道開放→Na+內流為主一終板電位.達闕電位.肌膜暴發動作電位。
ACh的消除:在膽堿酯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膽堿和乙酸,其作用消失。
2、試述影響動脈血壓的因素。
影響動脈血壓的因素有心臟每搏輸出量、心率、外周阻力、主動脈和大動脈的彈性貯器作用及循環血量和血管系統容量的比例等5個因素。
1、心臟每搏輸出量:在外周阻力和心率變化不大的情況下,每搏輸出量增大,動脈血壓升高,主要表現為收縮壓升高,脈壓增大。
2、心率:在外周阻力和每搏輸出量變化不大的情況下,心率增加,動脈血壓升高,但舒張壓升高幅度大于收縮壓升高幅度,脈壓減小。
3、外周阻力:在每搏輸出量和心率變化不大的情況下,外周阻力增加,阻止動脈血流流向外周,在心舒期末存留在主動脈內的血量增多,舒張壓升高幅度大于收縮壓升高幅度,脈壓減小。
4、大動脈彈性貯器作用:大動脈彈性貯器作用主要起緩沖動脈血壓的作用,當大動脈管壁硬化時,彈性貯器作用減弱,以至收縮壓過度升高和舒張壓過度降低,脈壓增大。
5、循環血量和血管系統容積的比例:在正常情況下,循環血量和血管系統容積是相適應的,血管系統充盈程度的變化不大。任何原因引起循環血量相對減少如失血,或血管系統容積相對增大,都會使循環系統平均充盈壓下降,導致動脈血壓下降。
3、試述動脈血中PC02升高,[H] 增加或P02降低對呼吸的影響及各自的作用機制。
一.定范圍內,缺氧和C02增多都能使呼吸增強,但機制不同。C02是呼吸生理性刺激物,是調節呼吸最重要的體液因素。血液中維持一-定濃度的C02是進行正常呼吸活動的重要條件。但當吸入空氣中C02含量超過7%時,肺通氣量的增大已不足以將C02清除,血液中PC02明顯升高,可出現頭昏、頭痛等癥狀;若超過15%-- 20%, 呼吸反而被抑制。C02興奮呼吸的作用是通過刺激中樞化學感受器和外周化學感受器兩條途徑實現的,但以前者為主。C02能迅速通過血一一腦屏障,與H20形成H2C03,繼而解離出H+,H+使中樞化學感受器興奮。血液中的C02也能與H20形成H2C03,繼而解離出H+,與C02共同作用于外周化學感受器,使呼吸興奮。血液中P02降低到8. 0KPa時,才有明顯的興奮呼吸的作用。低氧對呼吸的興奮作用完全是通過外周化學感受器實現的。低氧對呼吸中樞的直接作用是抑制,并且隨著低氧程度加重抑制作用加強。輕、中度低氧時,來自外周化學感受器的傳入沖動對呼吸中樞的興奮作用能抵消低氧對呼吸中樞的抑制作用,使呼吸加強。但嚴重低氧,即P02低于5KPa以下時,來自外周化學感受器的興奮作用不足以抵消低氧對中樞的抑制作用,導致呼吸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