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專升本語文練習題及答案解析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閱讀下面《世說新語》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試題。

石崇與王愷爭豪,并窮綺麗以飾輿服。武帝,愷之甥也,每助愷。嘗以一珊瑚樹高二尺許
賜愷,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愷以示崇。崇視訖,以鐵如意擊之、應手而碎。愷既惋惜,又以為疾己之寶,聲色甚厲。崇日:“不足恨,今還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樹,有三尺四尺,條干絕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愷許比甚眾。愷惘然自失。
第1題 解釋文中帶點字的含義。
示:訖:
疾:恨:
參考答案:示:給……看。訖:完畢。疾:同“嫉”,嫉妒。恨:遺憾。
第2題 這段文字反映了怎樣的思想內容?
參考答案:王愷與石崇爭豪斗富的丑惡表演,揭露了東晉門閥豪富窮奢極欲的生活態度和依仗財勢飛揚跋扈、驕橫暴戾的品性。
第3題 這段文字是運用什么表現手法來突出石崇的豪富及飛揚跋扈的個性的?
參考答案:運用了對比手法。
閱讀蘇軾《前赤壁賦》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試題。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而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第1題 作者以水與月為喻,闡明了怎樣的哲理?
參考答案:萬物都具有變與不變的兩重性。
第2題 這段文字表明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度?
參考答案:曠達樂觀,超然物外(或“超脫”)。
第3題 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賦在語言上具有什么特點?
參考答案:駢散相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