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書決定你的OFFER--避免誤區
2025-07-28 09:10:34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曾經在招生官見面會上,有人問過,文書應該寫成什么樣,回答是 to be yourself,做你自己。雖然這句話說得很玄,但是實際上文書就是需要你書寫自己。 寫自己的經歷過往,寫出自己的與眾不同,寫出讓招生官一眼看中你的理由。
好文書就是吸引人的文書,就是讓你看完眼前一亮的內容。所以你所表達的觀點,一定要包含你看待問題的獨特角度和創新性的想法。深度思考,去掉陳詞濫調。此外就是 讓你有抓人眼球的亮點!這樣才能夠給人留下深刻記憶,讓招生官在掃視你的文書的過程中被你吸引。
此外,在文書創作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保證它的邏輯是連貫的,有合理的情節并且沒有語法錯誤。 如果你的文書中有拼寫、語法等小錯誤,會讓招生官覺得你并沒有一個端正的態度,你對待這件事情并不認真重視。
那么,
文書具體要寫成什么樣子呢?
文書是要我們些什么呢?
美國留學申請文書到底要怎么寫呢?美國留學文書撰寫應避免落入哪些誤區 ?
整篇文章 “ 形、神 ” 分離
邏輯思維能力不是很強、擅長感性化思維的學生文書中容易出現類似的失誤。形,這里指文章內容,神,這里指文章的思路及邏輯結構。申請者要明確的是申請文書本質上是要體現自身能力和素質,因此扎實的內容是基礎,在此基礎上,來尋求文章表達方式和內容的統一。
實踐經歷與個人成長分離
這是很多同學最開始時經常犯的錯誤,忽視了物、我兩者的平衡。物,可以理解為課外活動、實習經歷、志愿者經歷及工作經歷。我,理解為活動及經歷中的收獲、反思及成長。
比如美國本科 common application系統中short answer要求申請者寫一次活動或者印象深刻的經歷,很多申請者的文章通篇寫某此活動的時間、地點、內容,我擔任什么職務,做了什么。這樣寫是不合適的,因為美國學校更看重的是作為一個“人”,你是否善于從過往經驗中吸取經驗教訓,是否有獨立的判斷及思考能力,通過這個活動經歷看出你有哪方面的品質。
各種素材主次不分
自身比較優秀,素材多樣化的學生容易犯這方面的錯誤,表現在各種素材堆砌,不加篩選的放在簡歷與文書中,在看似很豐富的經歷中忽視了與申請有關的有價值的素材。
例如有一個學生申請應用數學的研究生,經歷比較豐富,大學時是學校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和組織者,比如十佳社團組織者、校園歌手之類,專業課成績也很優秀。但是作為一個理工科的申請者,僅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了解到學生參加過一次針對西南地區媒體生存狀況的調查,而調查中,學生作為唯一數學專業的學生,負責數據的統計與模型分析。學生認為當時的工作比較簡單,所以沒有放在文書中,這顯然是在舍本逐末。
>>免費領全球留學白皮書,了解各大學報考條件、費用、開學時間、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