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漢陽大學怎么樣?(韓國留學)
2025-08-06 23:59:05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韓國漢陽大學(英語:Hanyang University,韓語:?????)建校于1939年,是一所在理工大學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綜合大學。漢陽大學是AACSB認證大學之一,在2020年QS世界大學中位列150名,在韓國中央日報2016年韓國大學綜合排名中位列第2名。
漢陽大學的前身是韓國實業家金連俊博士于1939年建立的東亞理工學院。1945年更名為建國技術學校。1948年7月更名為漢陽理工大學。1959年升格為綜合大學并更名為漢陽大學。
據2017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首爾和ERICA兩個校區,下設100個科系,23所單科大學(學院),21所大學院(研究生院),118個附屬機構,校園面積1721601平方米,有教職員4686名,在校學生35324名。
韓國漢陽大學院系設置
據2017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首爾校區的14個學院和位于安山的ERICA校區的8個學院。100個科系,118個附屬機構,8所下屬教育機關,2所附屬醫院。
韓國漢陽大學排名:
QS世界大學排名(2014):世界第219位
QS世界大學排名(2015):世界第193位
QS世界大學排名(2016):世界第171位
QS世界大學排名(2017):世界第155位
QS世界大學排名(2018):世界第151位
QS世界大學排名(2020):世界第150位
美國實用專利世界大學排名(2015):第92名
美國實用專利世界大學排名(2016):第72名
韓國漢陽大學科研成果
據湯森公司ESI數據庫統計,截止2012年,漢陽大學發表SCI文章16764篇,被引用117099次。SCI文章發表情況與國內武漢大學(SCI文章14689篇,引用111580次)和華中科技大學(SCI文章18659篇,引用93364次)相當。2011年前學校每年發表SCI文章900篇左右,人均0.75篇。2011年學校SCI文章突破千篇,共發表SCI文章1228篇,人均0.83篇。
學校發表的SCI文章主要分布在工學院、醫學院和自然科學學院,三個學院共占總文章數的88%。其中,物理、化學、材料、工程和醫學5個學科的SCI文章占學校總文章數的77%。
據2017年8月學校官網中《2014漢陽統計年譜》第六項全職教師科研成果顯示,學校首爾校區1005名全職教師共發表國內論文622篇,其中被各類學術期刊收錄560篇。發表國際論文742篇,其中被SCI、SCOPUS等收錄723篇;ERICA校區388名全職教師共發表國內論文207篇,其中被各類學術期刊收錄202篇。發表國際論文217篇,其中被SCI、SCOPUS等收錄210篇。
據2017年8月學校官網中《2014漢陽統計年譜》第七項研究費用受益成果顯示,學校首爾校區1005名全職教師共研究校內課題586項,使用科研經費10,866,861,000韓元(約合人民幣64,372,410元)。研究校外課題1307項,使用科研經費127,669,989,000韓元(約合人民幣753,252,935元);ERICA校區388名全職教師共研究校內課題244項,使用科研經費2,665,775,000韓元(約合人民幣15,728,073元)。研究校外課題519項,使用科研經費50,367,748,000韓元(約合人民幣297,169,713元)。
>>免費領全球留學白皮書,了解各大學報考條件、費用、開學時間、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