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瑪包豪斯大學產品設計研究生
2024-05-05 13:02:01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魏瑪包豪斯大學產品設計研究生,很多同學對于這個問題有疑問和不解,那么下面就跟著中國教育在線的小編詳細了解一下吧。
1919 — 1925
建立之初手工藝與工業化、藝術自由與生產標準的矛盾,成就了包豪斯前所未有的包容性、開放性和多樣性。
格羅皮烏斯廣招賢能,聘請世界最優秀的藝術家、設計師、工業技術人員與手工匠師共同授課,展開一系列充滿激情的探索,為包豪斯教學體系的改革和構成奠定了基礎。
格羅皮烏斯(左七)與包豪斯的大師們
瑞士畫家伊頓創造現代設計基礎課,引入色彩教程;匈牙利藝術家莫霍利-納吉,將「構成主義」設計理念結合進手工藝課程;
László Moholy-Nagy
建筑藝術家萊昂內爾 ? 費寧格深受立體主義風格熏染,以建筑繪畫見長,將理性的塑造融入詩意的光芒;
Lyonel Feininger
畫家兼音樂家保羅 ? 克利,將意識形態融入藝術,引領學生體驗點線面的構成與魅力。
Paul Klee
抽象主義大師康定斯基,以科學的分析手段處理色彩、圖形與線條,奠定了「現代抽象藝術」的理論與實踐。
Wassily Kandinsky
荷蘭風格派藝術家凡 ? 杜斯堡將「新造型主義」引入設計課程,追求平面和空間造型的抽象和簡化。
Theo van Doesburg
強烈的使命感,促使大師們投身這場「從零開始」的偉大事業,學校充斥著自由而熱烈的氣氛,彌漫著前所未有的激情和活力。
魏瑪包豪斯工作坊
包豪斯創造性地將不同學科彼此交織,形成以「藝術與技術統一」為核心的包豪斯理念;以及「教學、研究、實踐三位一體」的設計教育模式。
包豪斯教學策略圖
這種藝術教育與手工制作相結合的新型教育制度;采用「工廠學徒制」。入學必須經過為期半年的基礎教育,學習「基本造型」、「材料研究」、「工廠原理與實習」。
完成基礎教育后,方可進入工作室,接受為期三年的學徒教育,合格者獲得「技工證書」,優異者再進入「建筑研究部」。
包豪斯冬季課程表
實用而務實的教育理念激發了前所未有的創造激情,設計了不少兼顧機器生產和美觀實用的工業日用品。
1923年,包豪斯舉辦名為《藝術與科技,一個全新的統一》展覽,作為現代設計的重要核心,以國際主義和藝術的多樣性聲名鵲起,成為歐洲前衛人士的重要聚會場所。
1923年包豪斯展覽海報
第二階段 德紹時期
1925—1932
在1923年右翼控制魏瑪議會后,包豪斯備受詆毀舉步維艱。1924年德羅皮烏斯宣布主動關閉學校,在德紹 Dessau 重建。
與魏瑪的緊張嚴肅不同,德紹氣氛松弛而活躍。重建后的包豪斯實行「設計與制作一體化」教學,終于在工業產品設計的道路上鞏固地位,進入短暫而美好的輝煌歲月。
不僅誕生了很多至今仍定義著包豪斯形象的產品,更培養了大批現代派先鋒設計師。
1926年10月
包豪斯搬入格羅皮烏斯設計的
涵蓋教學區、作坊、劇場、餐廳
體育場及花園等設施的全新校舍
藝術家們再次匯聚德紹。雄心壯志的大師、熱情勤懇的學生、激動人心的舞臺、燃情歲月的吶喊。包豪斯的師生們不斷將個體的創造,投入整體的思考與實踐當中。
包豪斯大師們在德紹校舍走廊
Class at the Bauhaus in Dessau
靈感的火花、深邃的沉思、為民生而設計的責任… 如同多聲部的交響樂,在包豪斯匯聚碰撞,升華綻放。那是一段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燃情歲月。
Bauhaus party at the restaurant
Members of the Bauhaus band
包豪斯自由主義的生活方式,終于引發了社會反感,加之全球經濟危機。1928年,格羅皮烏斯被迫辭去包豪斯校長一職。
瑞士建筑師兼城市學家邁耶繼任校長。邁耶強調「社會性至上的實用主義」,追求更為激進的產品導向思維,認為「藝術應該只是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
共產身份的邁耶,更逐漸將包豪斯的藝術激進擴大到政治激進,將學校政治氣氛推到前所未有的濃度。與德紹政府相左的政治立場,使包豪斯的社會地位岌岌可危。
1930年
邁耶因「共產主義行為」被市議會開除
關于魏瑪包豪斯大學產品設計研究生這個問題本文的分享就到這里結束了,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相關的內容,那么可以持續關注本頻道。
>>免費領全球留學白皮書,了解各大學報考條件、費用、開學時間、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