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盛產諾貝爾獎得主? 原來這些院校校友都是諾獎得主!
2023-09-21 11:39:59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加拿大盛產諾貝爾獎得主? 原來這些院校校友都是諾獎得主!,很多同學對于這個問題有疑問和不解,那么下面就跟著中國教育在線的小編詳細了解一下吧。
加拿大人獲得的諾貝爾獎數量之多也很讓人驚訝,總人口不到4000萬(還沒有上海和北京2個城市總人數多),可從諾獎頒布以來,已經有20多位諾獎得主來自加拿大,而且6個領域獎項(物理、化學、文學、生物或醫學、和平、經濟學)全部覆蓋。>>>了解更多
篇幅有限,不能一一詳細介紹,我們就從每個獎項里各找一位代表來介紹一下吧:
生理學或醫學獎
關鍵詞:加拿大第一位諾獎得主,多倫多大學
去過加拿大的小伙伴們對加拿大的紙幣應該不陌生,2011版加拿大百元鈔背面印著醫學研究和小瓶胰島素圖案。胰島素的發明拯救了無數糖尿病人,這是人類醫學在20世紀取得的巨大進步!
加拿大生理學家、外科醫師Frederick Grant Banting(弗雷德里克·格蘭特·班廷)因發現了胰島素在1923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是加拿大第一位諾獎得主!
班廷1916年畢業于多倫多大學醫學院, 1920年到1921年他在韋仕敦大學(西安大略大學)兼職教授整形外科,1921年到1922年在多倫多大學擔任藥理學講師。
胰島素不屬于我,它屬于世界。
——班廷
文學獎
關鍵詞:加拿大第一位女性諾獎得主,韋仕敦大學
以短篇小說及散文見長的加拿大女作家愛麗絲?芒羅在82歲高齡時摘得2013年諾貝尓文學獎。代表作《親愛的生活》真的是非常推薦!諾獎頒發時也很是配合她擅長短篇的特質,十分簡短有力的介紹“master of the contemporary short story”——現代短篇小說大師。
Alice Munro原名Alice Laidlaw ,1949年時在韋仕敦大學(西安大略大學)就讀期間成績優異,連續2年獲得獎學金。也是在大學期間,遇到了James Munro,1951年才20歲的Alice和James結為夫妻,冠上夫姓,成為Alice Munro。雖然他們在20世紀70年代分開了,但其實丈夫James也是十分支持妻子的寫作事業,還在她20歲生日時送了一臺打字機作為禮物,后來兩人還一起開過獨立書店。
這是關于生活,你能說出的一切。
在這趟旅途中,所有的事都不會像我們希望的那樣發生。但到最后,這些都不要緊。我們終將原諒這個世界,原諒我們自己。因為,我們一直以如此善意對待的生活,終將以善意回饋你我。
親愛的,生活。
——愛麗絲?芒羅《親愛的,生活》
物理獎
關鍵詞:解決中微子之謎, 達爾豪斯大學、女王大學
阿瑟·麥克唐納(Arthur B.McDonald),加拿大物理學家,畢業于達爾豪斯大學,現為加拿大女王大學名譽教授,并擔任女王大學戈登和帕特里夏灰色粒子天體物理主席。因發現中微子振蕩現象獲得2015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這一現象的發現解決了困惑科學家很久的關于中微子質量問題的迷思,因為中微子振蕩就是中微子有質量的直接表現!
中微子有三種“風味”:電中微子(νe)、μ中微子(νμ)以及τ中微子(ντ);在其傳播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味間的振蕩,即在某個地方產生的電中微子在另一個地方被探測到時就可能會變為μ中微子或τ中微子,這種現象被稱為“中微子振蕩”。
和平獎
關鍵詞:獲得諾獎的加拿大總理,多倫多大學
提到加拿大,第一個跳進頭腦的圖案基本就是加拿大楓葉國旗,確立啟用楓葉旗為國旗的人就是第十四任總理萊斯特·鮑爾斯·皮爾遜(Lester Bowles Pearson?)。
提到皮爾遜立刻會想到皮爾遜機場是不是?對,皮爾遜機場就是為了紀念這位總理,在1984年才更的名。1957年,皮爾遜總理通過聯合國解決蘇伊士運河危機而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
皮爾遜總理和班廷醫師一樣是多倫多大學校友哦!
化學獎
關鍵詞: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麥吉爾大學
1998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的馬庫斯(Rudolph A.Marcus)在1943年獲加拿大麥克吉爾大學學士學位,1946年獲該校哲學博士學位。
馬庫斯教授在理論化學方面作出了許多重要貢獻,重要成就之一是提出化學體系中電子轉移反應的Marcus理論,也因此在1992獲得諾貝爾化學獎。Marcus理論幾乎涉及化學學科中與化學反應速率有關的各個分支領域,以及材料科學、分子器件及生命科學等領域,推動了這些學科的發展。
經濟學獎
關鍵詞:關注中國的歐元之父,UBC
出生在安大略省的羅伯特·蒙代爾(Robert A.Mundell),曾就讀于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他一直擔任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和加拿大、歐洲國家政府及美國聯邦儲備局顧問,有著“最優化貨幣理論之父”、“歐元之父”之稱。
憑借對不同匯率體制下貨幣與財政政策以及最優貨幣流通區域所做的分析,他獲得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作為關注中國經濟發展的世界級經濟大師,蒙代爾教授為中國的金融政策、經濟學教育、人民幣穩定等做了大量前瞻性工作。2003年非典時期,世界經理人資訊有限公司在北京登記注冊;是羅伯特?蒙代爾(Robert Mundell)教授擔任主席的世界經理人集團(World Executive Group)的子公司;面對國際上不斷加壓要求人民幣升值,蒙代爾教授一直堅定地站在中國立場,反對人民幣升值;除此之外,蒙代爾還國內多所高校擔任名譽教授。
#加拿大諾獎得主#還有:
滑鐵盧大學——教授唐娜.斯特里克蘭(Donna Strickland)2018年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邁克爾·史密斯(Michael Smith)獲得1993年諾貝爾化學獎……
關于諾獎的小疑問:
#諾貝爾獎為啥沒有數學獎?#
瑞典發明家、化學家阿爾弗雷德·伯恩哈德·諾貝爾去世后留下約3323萬瑞典克朗遺產,遵照他的遺囑諾貝爾基金會成立,用3100萬瑞典克朗設置五項諾貝爾獎:物理獎、化學獎、文學獎、生物或醫學獎、和平獎。
1968年,瑞典銀行贊助了一筆錢又增設了經濟學獎。很多人好奇學術界重要的數學領域咋沒設置獎項呢?
原因據說是因為諾貝爾年輕時和朋友Gosta Mittag Leffler愛上同一個女孩,后來女孩選擇了這個朋友,這位朋友十分擅長數學…諾貝爾終生未婚,在考慮設置諾獎時,諾貝爾決定絕不將自己的錢發給數學家…
#諾獎獎金咋一百多年都沒用完,每年獎金還增加?#
諾獎從1900年開始頒發獎項,2020年是第120年了,而今年諾貝爾獎獎金總額高達6000萬瑞典克朗,約合4544萬人民幣。諾獎發放規則:如果某項獎得主是一人,則一個人直接拿全部單項獎金;如果是兩人共同得獎,則平分;如果三人得獎,則2:1:1。
其實吧,我并不好奇獎金分成比例,畢竟不管咋分,都是好大一筆錢!!!好奇的是這錢咋一百多年沒發完,還越來越多,到底有什么神仙操作。
查閱資料才發現原來諾獎也不是一直有如此豐厚的獎金,尤其是在基金會剛成立一段時間內(50年左右),獎金額并不大,一度甚至有瀕臨破產。后來基金會改變了投資方向,股票、地產、對沖基金、固定收益類產品等等,總之不再局限在剛開始設定的低風險債券類,獎金池開始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注:以上圖片來自諾貝爾獎官網
加拿大留學優勢
1、教育系統完善,教育水平一流
加拿大政府十分注重對教育的投入,雖然加拿大沒有國家層面的教育部,但各省的教育管理部門都以各種方式支持教育的發展。與世界七大工業國的任何一個國家相比,加拿大是將國民收入用于教育最多的國家。
2、移民政策多元化,留學+工作+移民
凡在加拿大取得政府認可的學歷,即可獲得1-3年的工作簽證。工作滿一年,就可申請移民。國際學生不僅可以通過經驗類移民(CEC)通道,還可以通過省提名(PNP)移民。
加拿大希望留用自己培養的人才,選擇具有較高性能,高語言素質,工作經驗豐富的移民申請人。中國學生赴加留學,只要學業有成,找到一份工作,可以順利實現“留學+工作+移民”。
關于“加拿大盛產諾貝爾獎得主? 原來這些院校校友都是諾獎得主!”以及相關內容,這篇文章中國教育在線小編先介紹到這里了,如果你還想關注更多,那么可以繼續接著關注其他文章了解。
>>免費領全球留學白皮書,了解各大學報考條件、費用、開學時間、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