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英國大學被拒該怎么辦?大學拒信都有哪些理
2023-10-08 18:03:10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申請英國大學被拒該怎么辦?大學拒信都有哪些理,很多同學對于這個問題有疑問和不解,那么下面就跟著中國教育在線的小編詳細了解一下吧。
收到拒信時會告知原因嗎?通常情況下英國大學的招生部每年都需要處理成千上萬的申請,在給出拒信時不會做出明確的說明,而是通過類似“We had a lot of qualified candidates and made a tough choice…”之類的公式化語句給出“模板化的拒信”。
對于大學來說,拒絕學生的申請太稀松平常了,尤其是那些申請成功率低于10%的大學。所以相比較拒絕一名學生,大學更需要理由來“接受”一名學生。不過每個大學對于申請階段的處理也有所不同,像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就給出了在拒信中可能會涉及的初步原因:
學術條件未滿足未按要求提交文件沒有工作經驗(部分課程要求的情況下)課程已滿員——通常出現在本科課程截止日期后提交的申請上
另外,除了在提交申請時大學招生部一眼就能給到你拒信的原因,在申請過程中還會有其他因素左右大學對你申請的決定。比如英國在政府規定的錄取人數限制或者一些現實條件的影響,如實驗室的空間等等。在對錄取人數有限制的情況下,申請人還會被要求出席面試或發送作品集、提交其他材料等,這時也會有各種理由導致被拒。
最后,在大學做出最終決定前,會對學生的申請再次進行審查,有時也會接受申請條件比要求略低的學生。但如果課程招收的學生已滿,或申請的條件過于低于要求,大學也會發出拒信,這時如果申請人滿足其他的課程,拒信中就會詢問申請人是否考慮調劑。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iStockphoto Creator: IgorNelson
可能導致申請大學被拒的因素不過雖然有時候收到的模板拒信里不會提及學生被拒的原因,但不代表大學不會透露學生為何被拒。部分中介機構受限于經驗及知識水平,或者索性就是圖省事,學生收到拒信后申請就作罷。但實際如果向大學的招生部撥打電話,詢問是哪位招生官評估你的申請時,通常都能得到更具體的答復,比如“我挺喜歡你的論文的,但是你的考試成績有點低”等等,這些對于想要重新申請相同大學相同專業的學生來說都是很有見地的重要信息。
不過與其在收到拒信后再去詢問原由,不如提前做好準備,避開容易遭拒的情況。在這里我們整理了一些比較常見的導致拒信的因素:
你提交的申請不完整這種情況在本科申請中不常見,因為通常申請英國本科時都是統一通過UCAS遞交申請,你當前的學校也會幫忙檢查你的申請,基本上最終遞交上去的申請都是完整的。但是碩士階段就沒有這么統一的申請流程了,各大學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有的可能不要求你提交成績,而是需要提交多篇論文等材料,這時沒按照大學的要求來提交就可能收到拒信。
你提交申請時已錯過截止日期常見于牛津、劍橋大學的申請,以及醫學、牙醫學和獸醫學專業當中。由于這些專業的截止日期都是每個申請輪的10月15日,比常規申請的截止日期(通常是次年的1月25日)要早很多,務必要額外注意。提前規劃好申請,以免因為缺少某些材料錯過截止日期。另外,再提醒一下,不是在截止日期當天提交就行,還要注意時間,通常如果是工作日的話就是英國的下班時間前。
你提交的申請太啰嗦提交的材料也不是越多越好,如上文所述,英國大學的招生部每年都要處理成千上萬的申請,對于每一份申請,招生官沒有時間仔細地看。在滿足大學要求的情況下,能用500字說完的內容就不要超過500字。內容過于啰嗦反而容易導致招生官看不到重點,對你的申請情況做出誤判。
未滿足學術要求請仔細檢查所申請課程專業的申請條件,包括本科專業的A-level選課要求、碩士專業的GPA要求等等。前兩年由于COVID-19影響,對于語言成績這方面,沒有對應的雅思成績可以提交托福、Duolingo等替代,但雅思考試大面積恢復的現在,能提交雅思則還是盡量提交雅思。
你的申請中出現了太多的錯誤一言蔽之就是校對不足。本科階段由于個人陳述等通常會有把關,無論是語法問題還是語言表述上,通常不會出太大的錯誤。但在碩士申請階段,涉及申請信、小論文等情況下,就很容易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錯誤。無論你是自行進行申請還是通過中介機構申請,請務必仔細檢查,尤其是申請多所大學時,千萬不要出現搞混申請大學的名稱或急于申請而遞交了錯誤的文件等情況。這不僅讓大學的招生官觀感不好,還會讓大學質疑你的英語水平、時間管理能力等等。
申請過于模糊通常出現在同時申請多所大學的情況中,申請人自己或者中介機構為了節省工作量,想要“一式多投”時就往往會把材料寫得很曖昧模糊。并且用詞容易假大空,比如“我想對社會做出貢獻”或“我對這個行業的工作充滿熱情”等等。這類看不到個人特點、思考的申請材料很容易被拒。
其他場外因素有時候收到拒信可能還與你自身的條件無關,而是由于一些場外因素導致你“躺著也中槍”了。比如,如果某門課程有很多中國地區的學生申請,但大部分學生都把這門課當作一個保底項,結果導致大學發了offer最后很多學生也不來,那么大學吃一塹長一智后很可能就不太愿意再給中國地區的學生發offer了。
圖片來源:Unsplash Published on @September 9, 2018 6:35 PM Photographer: Andy Vult
收到拒信后該怎么辦?相信大部分同學在收到拒信之后心里肯定還是不甘心,想要再爭取一下的,那么在這里我們就不提什么重申、選擇別的大學或專業等“有用的廢話”了。直接來談一下關于拒信的argue,有關argue的內容其實我們在之前也有過很詳細的介紹了,這里主要說下收到拒信時argue的注意事項。
首先進行argue之前還是要先搞清楚你具體被拒的原因,如果大學在拒信里沒寫,那么就需要你像上面提到的一樣,致電大學的招生部詢問。在得知了具體原因后才能判斷argue的可能性以及如何對癥下藥。
像錯過截止日期等的理由建議就不要浪費時間argue了,這屬于違反游戲規則級別的錯誤,大學是幾乎不可能給你開綠燈的。另外像課程已滿員等等的情況,argue下來的最好結果可能也就是讓你進入waiting list,是否愿意賭這個可能性也需要你自己做判斷。
像未達到大學要求等的理由,需要argue的話建議不要本人自己去argue,因為申請人本人對于學術、語言進行argue的說服力實在是太低了。像上面提到的場外因素導致的argue,則可以由申請人自己向大學闡述對于所申請課程的熱愛,對大學做出保證(前提是你確定自己一定會接受offer,否則只是在給未來的申請者徒增困擾)。
在進行argue時,可以通過郵件或電話,但如果是通過致電的話,除非對自己非常有信心,否則還是不要親自上陣了。除了語言的問題,與大學溝通的經驗、如何據理力爭等,都是作為學生的申請人所缺少的。光憑一腔熱血與招生官在電話里爭論很容易影響大學對你本身的評價,反而適得其反。
以上就是“申請英國大學被拒該怎么辦?大學拒信都有哪些理”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小編整理的資料能幫助到考生。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歡迎關注留學頻道,為您提供更多精彩內容。
>>免費領全球留學白皮書,了解各大學報考條件、費用、開學時間、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