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3n75l"><cite id="3n75l"><i id="3n75l"></i></cite></listing>
<cite id="3n75l"></cite>
<var id="3n75l"></var>
<menuitem id="3n75l"><dl id="3n75l"></dl></menuitem><var id="3n75l"><video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video></var><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strike></var>
<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strike></var>
<menuitem id="3n75l"></menuitem><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var>
<cite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cite><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var>
<cite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cite>
<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3n75l"></menuitem>
<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var><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var>
<menuitem id="3n75l"><dl id="3n75l"></dl></menuitem>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
芯片人才稀缺!哪些高校正在成為“芯片界的黃埔軍校”?
2025-07-12 15:20
中國教育在線
作者:

  近日,武漢大學集成電路學院正式揭牌成立,引發了廣泛關注。武漢大學黨委書記黃泰巖、校長張平文,以及多位院士、行業專家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

  集成電路學院的成立,不僅是武漢大學學科發展的又一里程碑,更是我國集成電路人才培養的重要布局。從上世紀50年代起步,到2020年成立微電子學院,再到如今的集成電路學院,武漢大學在這一領域深耕多年,如今終于迎來厚積薄發。

  集成電路學院院長劉勝院士在揭牌儀式上,詳細介紹了學院的建設背景、學科優勢、人才培養成果以及未來發展規劃。他強調,學院將圍繞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測、可靠性等全鏈條融通進行人才培養,致力于打造國內領先的集成電路教育與科研高地。

什么是集成電路學科?

  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是一門綜合性交叉學科,專注于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 IC)的設計、制造、測試、封裝及其相關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它融合了微電子學、材料科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電子信息工程等多個領域的知識,堪稱現代信息技術的核心支柱之一。

  簡單來說,這門學科就是研究如何將大量的電子元件(如晶體管、電阻、電容等)集成在一塊微小的半導體材料(通常是硅)上,形成一個完整的電路系統。而我們熟知的芯片(通常稱為“集成電路芯片”或“IC芯片”),就是這一學科的直接產物。

  隨著芯片“卡脖子”問題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集成電路學科和相關專業也迅速成為高考志愿填報中的“頂流”,熱度居高不下。

  今年4月22日,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新增了“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專業,首批布點高校包括復旦大學、重慶郵電大學、南京郵電大學等。

哪些學校正在成為“芯片人才搖籃”?

  第一梯隊:頂尖985,科研資源天花板

  清華大學

  集成電路學院覆蓋設計、制造、封測全產業鏈,與中芯國際共建聯合研究院,牽頭國家重大專項,產學研一體化全國第一。

  北京大學

  軟件與微電子學院偏重器件與材料研發,聚焦 CPU/GPU等高端芯片設計人才培養,與中科院微電子所深度合作。

  復旦大學

  專設“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上海張江校區毗鄰中芯國際,實習機會直接拉滿。

  華中科技大學

  優勢:依托光谷 “芯片之都” 產業集群,與長江存儲、武漢新芯等企業共建實訓基地,主攻存儲芯片與功率半導體方向。

  電子科技大學

  擁有國家示范性微電子學院,與華為海思共建聯合實驗室。

  第二梯隊:特色211/雙一流,行業認可度爆表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在軍工芯片研發領域優勢突出。王牌專業寬禁帶半導體材料,畢業生被航天科工、華為等“預定式”招聘。

  北京郵電大學

  芯片設計+通信工程交叉培養,畢業進互聯網大廠做芯片架構師很對口。

  中國科學院大學

  依托中科院12個芯片相關研究所,讀研直通“國家隊”項目。

  第三梯隊:雙非逆襲王,性價比超高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與阿里平頭哥、海康威視共建產教融合基地,本科就業率超95%。作為“IT 企業家搖籃”,畢業生入職海康威視、中芯國際等企業比例超40%,在長三角集成電路產業圈就業優勢顯著。

  重慶郵電大學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方向強,西南地區芯片企業認可度非常高。

  首批國家示范性微電子學院(9所)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東南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

  集成電路相關全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不完全統計)

  (根據重點實驗室、行業認可度等羅列,排序不分先后,僅供選院校參考)

  首批“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名單(18所)

  北大、清華、北航、北理工、北郵、上交大、南大、東南、南郵、浙大、杭電、廈門大學、華科大、華南理工、電子科大、西工大、西電和中國科學院大學。

  其中,北京有6所,長三角有5所,華南地區、西安和成都也均有分布,與現有的集成電路產業規劃高度契合。

  值得注意的是,非985大學中,北郵、南郵、西電和杭電四所高校入選,其中杭電是唯一一所雙非學校,展現了其在該領域的強勁實力。

就業前景:年薪50萬+的黃金賽道

  薪資水平領跑科技行業

  2025年最新數據顯示,芯片設計崗應屆碩士年薪普遍在40-50萬元,3-5年經驗工程師可達80-120萬元,而CPU/GPU領軍人才年薪高達百萬量級。即使是封裝測試等后端崗位,起薪也較傳統電子行業高出20%-30%,且35歲后技術型人才稀缺性凸顯,職業生命周期更長。

  三大核心就業方向

  1. 芯片全產業鏈企業:中芯國際、華為海思、紫光展銳等龍頭企業需求旺盛,覆蓋設計(占比30%)、制造(25%)、封測(20%)等環節,其中上海、深圳、北京崗位量占全國70%。

  2. 新興應用領域:自動駕駛芯片(地平線、黑芝麻智能)、AI芯片(寒武紀、燧原科技)、功率半導體(斯達半導、士蘭微)等賽道增速超40%,人才缺口年增15萬+。

  3. 科研與政策支持:中科院微電子所、各地方集成電路研究院提供穩定研發崗位,同時政府補貼向芯片企業傾斜,部分城市給予碩士人才購房補貼。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

相關新聞
SRC-1395670480 2025-06-07 10:05
中國教育在線 2021-07-19 17:07
一二三四视频日本高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