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服務國家能源戰略需求,著力在組織領導、課程建設、陣地建設、隊伍建設上下功夫,不斷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質量和水平,努力培養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強化組織領導,把牢育人總方向。成立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小組,出臺《“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實施方案》,建立校院兩級重點任務工作臺賬,構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要求,形成黨委統一領導、各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推動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學科研、管理服務全過程各方面。聚焦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抓好制度建設、學習培訓、理論宣講、學做結合各環節,不斷健全完善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的長效機制,筑牢廣大干部師生思想根基。推進實施“對標爭先”建設計劃,開展基層黨建質量提升攻堅行動,完善黨建“雙創”逐級培育體系,推進“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強國行,實施“一學院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建設,涌現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以及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樣板支部、研究生黨員標兵等一批先進集體和個人。
強化課程建設,筑牢育人主渠道。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依托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等,將紅色文化、校史資源等融入思政課教學,支撐思政課教學講深講透講活,提升能源報國的理想信念教育。通過分類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編制課程思政教學指南,著力將石油特色等融入專業課程教學,提升學生專業榮譽感和使命感。課程教學中推行“中班教學—小組研討”模式,通過辯論、演講、經典閱讀、小組學習等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參與性和主體性。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本科課程,建立一批以行業優秀企業、紅色教育基地為主體的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組織開展一體化師資培訓、千師帶千校、“1+N”大中小學結對行動等品牌活動,搭建教學研究、師資培育、資源開發平臺,推動構建“多元協同、縱橫貫通”的思政課一體化育人格局,相關成果入選2025年度全國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工作典型案例。
強化陣地建設,拓展育人新路徑。通過集中性社會實踐、日常性社區實踐、全年化志愿服務,打造“沉浸式”實踐育人大課堂,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悟新時代偉大變革,自覺擔負起新時代賦予的使命任務。深化融媒體改革建設,建成校園智慧融媒體系統和融媒體生產基地,構建策采編發一體、圖文影音并茂、報網微號一體的融媒傳播格局,產出大量有品質、有溫度、有熱度的網絡傳播作品,以展現石油精神為主線,創作交響樂和話劇《創造太陽》、歌舞《能源強國暢想曲》、話劇《校徽》等優秀作品,讓石油情懷在學生中代代傳承。統籌推進線下“一站式”學生社區和線上“一站式”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建成覆蓋各類物理活動空間84間,匯集線上各類學生微服務70余項。開展思想引領、心理團輔、創新創業、文體發展等育人服務活動,促進育人資源共享、力量下沉,讓“小社區”凝聚育人“大合力”。
強化隊伍建設,打造育人主力軍。牽頭組織全國石油院校共同梳理石油高等教育領域傳承弘揚教育家精神的典型,出版發行《遇見大師》《教育家精神與能源報國》等系列叢書,舉辦紀念鐵人王進喜圖文展、“院士中的石大人”、老一輩石油教育家專題展覽等,系統宣傳闡釋教育家精神,引導廣大教師樹牢教育強國、能源強國的奮斗目標,努力成為新時代“大先生”。建立健全師德師風建設制度體系、監督體系,選樹教書育人楷模、師德模范教師等先進典型,組織師德建設月等活動,打造“薈萃午餐敘”等教師思政品牌,引領教師弘揚高尚師德,涌現出“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先進工作者”等一批先進典型。實施青年教師教學素養提升計劃、教師教學發展專題研修計劃、教學名師計劃“三大計劃”,培育一大批國家級、省級名師和團隊。實施“輔導員素質能力提升計劃”,推進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專家化發展,多名輔導員獲評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山東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等榮譽稱號。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




中國教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