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公共關系口才復習資料
2024-11-16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自考公共關系口才這門課是門公共課,學生可選可不選。為了讓選擇這門課程的考生更好的了解這門課程,小編整理了一些自考公共關系的復習資料,供考生閱讀和學習。
公共關系交談的口才
交談的特征
1.即興性
2.相互性
3.靈活性
4.并行性
交談的基本要求
1.言之有禮,指交談中的言行舉止應當講究禮節
2.言之有的,一是指交談必須以談話的宗旨為依據,緊扣中心話題;二是指交談要針對談話對象的特點,因人施語
3.言之有益,指交談的內容應當事先有明確具體、健康有益的目的
4.言之有物。指交談應該有充實的談話內容,應當有理、有據、有情,并且以說真話為前提
5.言之有理。指說話要合乎邏輯
6.言之有度。指交談時的語言、表情、動作都應當掌握好分寸,恰如其分。
公共關系口才概述
1.語言:語言是人類特有的社會現象,是聲音、文字和意義相符合的符號系統,是社會交際、表情達意的重要工具。語言分為自然語言和非自然語言。自然語言一般指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非自然語言則專指態勢語言。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是兩種主要的語言形式。
2.口頭語言:以音和義結合而成,以說和聽為傳播方式的有聲語言。口頭語言即我國標準口語的確切表述是,運用現代漢民族的共同語表達,適合社會交際的語言環境,語意相對確定的口頭語言。口頭語言是其他語言形式的基礎。
3.口頭語言的特點:音義結合的相對性;思考表達的同步性;瞬息即逝的短暫性;信息反饋的迅速性;語體風格的簡潔性。
4.書面語言:是字和義結合以寫和讀為傳播方式的語言,是口頭語言的文字符號形式。甲骨文是我國現已發現的最早的書面文字。
5.態勢語言:以體態和意義相結合,以表現與觀察為傳播方式的語言符號。
6.言語:對特定語言的運用和運用語言所產生的結果。
公共關系演講的口才
演講解釋
在特定的時空環境中,演講者使用有聲語言并借助體態語言,面對廣大聽眾發表意見、報告情況、抒發情感、闡述道理,從而達到說服、感召聽眾的一種現實性的信息傳播活動。
演講的基本特點
1.現實性。從演講反映的對象來看,它反映的是現實的真實,而不是藝術的真實。
2.時空性。演講的內容切合時代潮流,反映時代特征,屬于時代聲音;演講須在特定的時間里進行;演講在一定的空間條件下進行
3.藝術性。演講的藝術性體現在語言美感、形象美感、音樂美感等方面。
演講的傳播效果
1.較強的勸服作用
2.有效的信息交流
3.較強的表現力度
4.有助于提高聲望
5.有助于塑造形象
小編整理的公共關系演講口才的復習資料及相關知識點,希望能對選擇這科的考生有所幫助。感謝大家閱讀小編的文章,如果想了解更多,請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