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第二師范自考本科學費?
2024-12-25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導語】全國統一在四月和十月參加考試。自考的考試費用是統一的,其他的費用根據專業不一樣,收費會有一些差別。社會考生以自學為主,所有自考科目全部為統考,幾乎無免考,學分互認,統考加分等政策。
湖北第二師范自考本科學費?
這里的自考一般指的是大自考,全國統一在四月和十月參加考試。自考的考試費用是統一的,其他的費用根據專業不一樣,收費會有一些差別。考試費是按照考試次數收取的,比如報考專業需要考十三科左右,每科的考試費用是30元到50元左右,每個地區的具體收費不一樣。但是大致是在這個范圍。
就算是51課,整個考試算下來需要一千元不到。如果幸運加持,每次都考過了,那么考試費就只需要這些了。如果運氣不好,那么掛科了就要參加補考,補考的考試費用是一樣的,這個就不好算了。另外還有實踐課、論文輔導、畢業答辯等費用。如果說所選專業沒有實踐科目,那就不需要繳納實踐課費。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對自學者進行以學歷考試為主的高等教育國家考試,是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和國家考試相結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于1981年開始試行。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規定:“國家實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以法律形式確定自學考試是我國高等教育的基本制度之一。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最能體現終身教育理念和學習型社會特點的開放式高等教育制度。
我國的高等教育有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形式。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實行“寬進嚴出”“教考分離”,考生不需要通過入學考試,即自主選擇專業進行個人自學或參加社會助學,然后報名參加國家組織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課程考試。完成專業考試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完成畢業論文或其它教學實踐任務,思想品德鑒定合格者準予畢業取得相應畢業證書。符合學位條件的本科層次畢業生,由有學位授予權的主考學校依照有關規定,授予學士學位。
自考本科助學班和社會自考有什么區別?
第一、報考對象不同。
社會考生以自學為主,所有自考科目全部為統考,幾乎無免考,學分互認,統考加分等政策。因這種報考條件,使得業余自考本科主要針對在職人員,希望提升學歷來升職加薪。但由于難度比較大,需要堅持自學,這給自律性不強或者生活很忙碌的人造成了極大的難度!很多報讀業余自考的人自考要么得七八年才能通過,要么干脆放棄了。
助學自考本身是由各自考主考院校及社會助學園區、助學中心(得到高校授權的,非培訓機構)聯合為自考生提供更加輕松的自考學習方式。所以報讀自考本科的對象都是當年高考分數低于本科錄取分數線的學生或者中職畢業生。他們不甘心去讀專科,希望能享有和統招本科一樣教學資源生活環境,這是報讀全日制自考本科就是他們最優的選擇。
第二、報名方式不同
社會考生需自己注冊和報考,根據自己每次備考科目(需要根據考試院的安排去選,個人會比較復雜和難以理解等)。
助學考生一般由報讀學校輔導員負責,輔導員會統一安排,只需要根據助學班輔導員安排備考即可,所有注冊和報名均由助學主考院校或助學中心統一向考試院集中完成的,不需要考生自己去報名跑路拿準考證等。
第三、所繳納的費用不同
社會考生如果是選擇完全自學,相比之下,統考可能會不停補考交補考費幾千元(不包括在外面買學習資料或者包培訓班)。
助學考生各提供助學的主考院校都是會收取一定學費的,但是相比于社會考生如果是選擇培訓機構輔導統考的話,也算便宜的。
第四、最后獲取畢業證的難度不同
社會考生由于自考難度比較大,需要堅持自學,這給自律性不強或者生活很忙碌的人造成了極大的難度!很多報讀業余自考的人自考要么得七八年才能通過,要么干脆放棄了。
助學班自考生是在報讀學校學習,學校會統一管理,讓自考本科助學生與統招本科享受部分相同資源,更重要的是,助學班學生在校學習的成績也會加到自考成績中去,這使得全日制自考本科助學班的學生在最后畢業時能夠順利拿到畢業證,
但是,如果全日制自考本科助學班的學生在校期間經常曠課,不聽老師講課,或者在校期間違法亂紀,最后也很有可能拿不到自考本科畢業證!
怎樣更好地通過自考本科
1、購買教材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教材實行兩級管理。凡是全國統考課程的教材由全國考委組織編寫、出版,并作為全國考委指定教材向考生供應;凡是省統考課程由省考委編寫或指定教材。全國及各省自考辦每年都要向社會公布開考計劃,計劃中對每門課程使用的教材都有明確規定,考生應注意所規定的教材的名稱、作者、出版社等有關信息,以便按規定購買。
自考教材實行主渠道供應,即由全國考辦及省級考辦、地、縣各級考辦向考生供應教材。供應教材是各級自學考試辦公室的職責。考生咨詢有關教材問題均可與當地自學考試辦公室聯系。
2、選擇輔導班
社會助學是連接自學者與國家考試的中間環節,是幫助自學者走向成功的橋梁和紐帶。社會助學的組織形式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
(1)高等學校舉辦的自考助學。包括普通高等院校,也包括電視大學、各級黨、團、干校等院校。這些學校助學多為可脫產學習的全日制辦學形式,學校的教學設施比較齊全,師資力量雄厚,開辦的助學專業也較多,比較適合高中畢業生和非業余學習人員繼續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
(2)委托開考部門和用人單位舉辦的自考助學。包括部門組織的學校、培訓中心及各種形式的輔導站。這種部門助學的最大優勢是把自的,具有正式辦學資格的助學組織。
(3)學校開設的是否屬于國家自考系列,與考生自己所選擇的專業是否一致。在報考前,先看一下學校專業介紹和各省、市、自治區自考辦的專業考試計劃,將專業設置的課程目錄瀏覽一遍,做到心中有數。
(4)學校的助學方式和授課時間是否適應個人的情況,如全脫產、半脫產,業余、夜校和函授等等。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時間、學習計劃,權衡哪種方式最適合自己。
(5)了解學校的辦學質量,看一看學校的設施(硬件)和管理(軟件)怎樣?哪些教師任課?學生的課程統考及格比例在當地的水平如何?這些都是考生選擇學校前應該了解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