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3n75l"><cite id="3n75l"><i id="3n75l"></i></cite></listing>
<cite id="3n75l"></cite>
<var id="3n75l"></var>
<menuitem id="3n75l"><dl id="3n75l"></dl></menuitem><var id="3n75l"><video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video></var><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strike></var>
<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strike></var>
<menuitem id="3n75l"></menuitem><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var>
<cite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cite><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var>
<cite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cite>
<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3n75l"></menuitem>
<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var><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var>
<menuitem id="3n75l"><dl id="3n75l"></dl></menuitem>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備考 - 自考問一問

全國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大學語文(本)試題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第一部分 選擇題 (共3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在《寡人之于國也》中,孟子認為形成“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良好社會風尚的主要措施是( )

  A.“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B.“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

  C.“百畝之田,勿奪其時” D.“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2.韓愈用“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畢浮”來闡發氣盛言宜的道理,所用的修辭手法和表現方法是( )

  A.借代與類比 B.借代與對比

  C.比喻與類比 D.比喻與對比

  3.《五代史伶官傳序》中,告誡人們要居安思危的警戒性斷語是( )

  A.禍患常積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B.滿招損,謙得益

  C.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D.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4.《論毅力》一文中,引孔子的話說:“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復一簣,進,吾往也。”這里運用的論證方法是( )

  A.歸納和演繹 B.歸納和類比

  C.類比和對比 D.類比和演繹

  5.魯迅在寫《燈下漫筆》這篇文章時,認為當時中國正處在( )

  A.人民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 B.人民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

  C.人民想做主人而不得的時代 D.人民已做穩了主人的時代

  6.下列《選擇與安排》中的引文,用來論證寫文章要“突出主旨”的是( )

  A.“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B.“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C.“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腹則首尾俱應”

  D.“大匠能誨人以規矩,不能使人巧”

  7.《鄭伯克段于鄢》的中心意旨是( )

  A.再現鄭伯克段于鄢的歷史事實

  B.剖析鄭莊公兄弟不和的原因

  C.暴露統治階級殘酷無情和卑鄙虛偽

  D.歌頌潁考叔品性純孝與行為機智

  8.《馬伶傳》一文在敘述方式上的顯著特點是( )

  A.順敘 B.倒敘

  C.平敘 D.插敘

  9.在《香市》一文中,重興香市冷落的主要原因是( )

  A.因“破除迷信”,香市地盤被侵占

  B.打拳頭賣膏藥,武術表演不精彩

  C.商人不太熱心,市場商品不豐富

  D.農村破產,香市主角農民來得少

  10.《往事》主旨是贊美大海的豐富性格和高尚品德,但文章開頭卻兩次說它“單調”,這種表現手法是( )

  A.鋪墊反托 B.對比反襯

  C.側面烘托 D.欲揚先抑

  11.在《愛爾克的燈光》中,作者關于人生道路的思索的主要觸發物是( )

  A.故居 B.“長宜子孫”四個字

  C.亡姐 D.愛爾克的燈光

  12.《氓》屬于《詩經》中的( )

  A.風 B.大雅

  C.小雅 D.頌

  13.陶淵明《飲酒》“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兩句的抒情方式是( )

  A.借景抒情 B.借典故抒情

  C.借前人成句抒情 D.直抒胸臆

  14.《行路難》中具有象征意義的詩句是( )

  A.欲渡黃河冰塞川 B.玉盤珍羞直萬錢

  C.停杯投箸不能食 D.拔劍四顧心茫然

  15.《杜陵叟》中,為了突出急征暴斂的罪惡,作者先寫災情的嚴重,這運用的是( )

  A.鋪墊手法 B.對比手法

  C.側寫手法 D.象征手法

  16.在《聲聲慢》(尋尋覓覓)中,作者借以抒寫家破人亡之痛的主要景物是( )

  A.晚風 B.黃花

  C.梧桐細雨 D.過雁

  17.高爾基《鷹之歌》運用類比方法主要體現在( )

  A.借鷹和蛇來寄托自己的情志

  B.用鷹和蛇的習性來體現社會上某類人的行為

  C.賦予鷹、蛇以及其他自然景物以人的靈性

  D.用鷹和蛇的言行來體現兩種不同的人生觀

  18.在《風波》中,趙七爺將自己頭上的辮子盤上、放下、又盤上,這一典型細節描寫所表現的趙七爺的性格特征是( )

  A.不學無術 B.裝腔作勢

  C.愚昧無知 D.夢想復辟

  19.《斷魂槍》中的王三勝與沙子龍相比,性格顯得( )

  A.爭強好勝,性情外露 B.豪爽樂觀,積極進取

  C.沒落保守,孤傲執著 D.老成持重,謙恭禮讓

  20.《米龍老爹》在敘述人稱上的特點是( )

  A.第一人稱與第二人稱交替 B.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交替

  C.第二人稱與第三人稱交替 D.自始至終運用第三人稱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下列文章中具有寓言性質的有( )

  A.《寡人之于國也》 B.《秋水》

  C.《種樹郭橐駝傳》 D.《論毅力》

  E.《諫逐客書》

  22.下列作品中抒寫羈旅思鄉之情的有( )

  A.曹操《短歌行》 B.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C.柳永《八聲甘州》 D.辛棄疾《摸魚兒》

  E.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23.《諫逐客書》:“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這里運用的論證方法和修辭手法有( )

  A.排比 B.對偶

  C.類比 D.比喻

  E.歸納

  24.下列《我用殘損的手掌》中的詩句,具有象征暗示意義的有( )

  A.我蘸著南海沒有漁船的苦水

  B.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陰暗

  C.像戀人的柔發,嬰孩手中乳

  D.因為只有那里是太陽,是春

  E.像牲口一樣活,螻蟻一樣死

  25.小說《苦惱》的主要寫作特點有( )

  A. 情節十分巧合 B.人與馬相類比

  C.采用倒敘方式 D.主題以小見大

  E.對話生動傳神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70分)

  三、詞語解釋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解釋下列各句中劃橫線詞語的意義。

  26.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何以伐為:

  27.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

  28.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

  少仲尼之聞:

  29.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從。

  散六國之從:

  30.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原:

  31.重念蒙君實視遇厚……

  視遇:

  32.廣時知之,固自辭于大將軍。

  固:

  33.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自。

  枕藉:

  34.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與否,即彼成我敗所由判也。

  判:

  35.時間但有“過去”與“未來”,并無“現在”。

  但:

  四、簡析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閱讀《趙威后問齊使》中的一段文字:

  齊有處士曰鐘離子無恙耶?是其為人也,有糧者亦食,無糧者亦食;有衣者亦衣,無衣者亦衣。是助王養其民也,何以至今不業也?葉陽子無恙耶?是其為人,哀鰥寡,恤孤獨,振困窮,補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業也?北宮之女嬰兒子無恙耶?徹其環瑱,至老不嫁,以養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業,一女不朝,何以王齊國、子萬民乎?

  請回答:A.這段話(武漢自考)的結論是哪幾句?

  B.這段話中的三個例據有何共同著眼點?這體現了越威后怎樣的政治思想?

  C.這段話所運用的論證方法是什么?

  37.閱讀《愛爾克的燈光》中的一段文字:

  黑暗來了,我的眼睛失掉了一切。于是大門內亮起了燈光。燈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我只得失望地走了。我向著來時的路回去。已經走了四五步,我忽然掉轉頭,再看那個建筑物。依舊是陰暗中一線微光。我好像看見一個盛滿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我痛苦地在心里叫起來。在這條被夜幕覆蓋著的近代城市的靜寂的街中,我仿佛看見了哈立希島上的燈光。那應該是姐姐愛爾克點的燈罷。她用這燈光來給她的航海的兄弟照路,每夜每夜燈光亮在她的窗前,她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個出遠門的兄弟回來。最后她帶著失望進入墳墓。

  請問答:A.這“陰暗中的一線微光”有何象征意義?

  B.“我好像看見一個盛滿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這個比喻的喻義是什么?

  C.這段文字在抒情達意方式上有什么特點?

  38.閱讀《寶玉挨打》中的一段文字:

  “你也不必哭了,如今寶玉兒年紀小,你疼他;他將來長大,為官作宦的,也未必想著你是他母親了。你如今倒是不疼他,只怕將來還少生一口氣呢!”

  請問答:A.這段話是誰對誰說的?

  B.這段話把矛頭指向誰?

  C.這段話表明說話人此刻有什么不滿?在發泄不滿時用了什么方法?

  39.閱讀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注:丞相—指諸葛亮)

  請問答:A.這首詩主要表現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B.前四句與后四句抒情方法有何不同?

  C.第三、四句“自”、“空”二字有何寓意?

  40.朱光潛在《咬文嚼字》一文中說:

  字有直指的意義,有聯想的意義……直指的意義載在字典,有如月輪,明顯而確實;聯想的意義是文字在歷史過程上所累積的種種關系,有如輪外圓暈,暈外霞光,其濃淡大小隨人隨時隨地而各各不同,變化莫測。科學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義就愈。,文學的文字有時卻必須顧到聯想的意義,尤其是在詩方面。

  請問答:A.這里用什么論證方法來闡析文字的直指意義和聯想意義?

  B.從這里可以看出科學的文字與文學的文字主要有什么不同?

  C.從《大學語文》所選的詩詞中,舉一例來說明什么是文字的直指意義,什么是文字的聯想意義。

  五、作文題(30分)

  41.以《思念》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有真情實感的文章。除不得寫成詩歌外,其他文體不限。

1
意向表
2
學習中心老師電話溝通
3
查看評估報告
1、年齡階段

2、當前學歷

3、提升學歷目標

4、意向學習方式

報考所在地
*
*
*
- 聲明 -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首頁 考生自助服務系統
一二三四视频日本高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