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考00157管理會計(一)知識點押題資料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如果想要詳細的押題資料,可以添加【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共同交流探討
管理會計概論
考試-知識點押題資料
(★機密)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
(一)財務會計
財務會計的主要目標是向企業外部的有關利益集團或個人提供他們據以決策的會計信息。財務會計應該遵循會計準則,對企業的經濟活動進行連續、系統和全面的計量、確認、記錄與匯總,定期編制財務報告,為企業外部有關利益團體提供其據以決策的有關信息,反映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
(二)管理會計及其演進
管理會計是現代會計的另一分支,服務于企業內部的管理職能的實施,側重于為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服務并參與管理活動。其工作內容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分類、加工整理、分析報告和信息傳遞等,為企業的決策規劃、計劃預算、評價與控制等方面提供信息。
管理會計的內容和基本特點
(一)管理會計的主要內容
1.決策與規劃會計
決策分析可以區分為短期決策和長期決策分析。短期決策分析基本上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其一是成本與產量問題;其二是成本與收入問題;其三為企業內部資源的合理分配問題。長期投資決策是建立在貨幣時間價值的基礎上的。貨幣時間價值是資本機會成本的體現。是資本對時間的增量,其數值確定與資本的邊際成本或邊際收入是聯系在一起的。
規劃會計通過編制計劃和預算將決策確定的目標和行動具體化,預算包括生產經營總預算和項目預算。
2.執行與控制會計
執行和控制是保證計劃所確定的目標得以實現的實施過程。主要通過計劃執行結果與預算的比較,評價執行者的工作成績,通過差異分析獲得反饋信息,以便采取措施,達到控制的目的。
(二)管理會計的特點
1.服務于企業內部管理 2.方法靈活多樣性 3.面向未來的時間特征
4.會計信息不受會計準則約束 5.重視人的行為問題
管理會計的職能作用和信息質量
(一)企業目標和管理職能
1.企業的目標
以盈利為導向,以酬報其投資者并保證企業自身的生存和發展。
2.企業管理職能
企業的管理職能主要包括:決策、計劃預算、組織實施和評價控制四個方面。
(二)管理會計的職能作用
1.為決策提供客觀可靠信息
2.制定計劃編制預算
3.實施經營計劃,評價業績實施控制
4.成本確定和成本計算
(三)管理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1.準確性 2.相關性 3.可理解性 4.及時性 5.成本和效益原則
現代企業環境和當代管理會計發展(20世紀70、80年代)
(一)信息技術與管理會計信息系統設計;
(二)代理人理論;
(三)價值鏈分析、作業管理和作業成本計算;
(四)目標成本計算和價值分析;
(五)質量成本與全面質量管理;
(六)適時生產(存貨)系統;
(七)綜合記分卡。
知識點2 成本性態與變動成本法
(一)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具有兩個特點:(1)成本總額不隨業務量而變,變現為一固定金額;(2)單位業務量負擔的固定成本隨業務量的增減變動成反比例變動。
約束性固定成本(受)固定資產折舊費、財產保險費、財產稅、房屋設備租賃費
酌量性固定成本(不受)廣告和促銷費、研究開發費、職工培訓費、管理人員薪金
(二)變動成本
變動成本具有兩個特點:
(1)成本總額隨業務量的增減變動呈正比例變動;(2)單位業務量的變動成本不受業務量的增減變動的影響而保持不變。
(三)混合成本
階梯成本:企業的運貨員、質檢員等人的工資、固定資產租賃費
階梯成本的特點是,業務量在一定范圍內增長,其發生額固定不變;當業務量增長超過一定限度,其發生額就會跳躍到一個新的水平,然后在業務量增長的一定限額內保持不變。
半變動成本:水電費、煤氣費、電話費、機器設備的維修保養費
(四)相關范圍
對于固定成本來說,相關范圍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指特定的期間;二是指特定的業務量水平。
混合成本分解和成本預測
(一)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1.工程成本法
又稱作技術測定法,它是由工程技術人員根據生產過程中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系,對各種物質消耗逐項進行技術測定,在此基礎上來估算單位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的一種方法。
2.賬戶分析法
賬戶分析法是指分析人員根據各有關成本明細賬的發生額,結合其與業務量的依存關系,對每項成本的具體內容進行直接分析,使其分別歸入固定成本或變動成本的一種方法。
3.合同確認法
合同確認法是根據企業與供應單位所訂立的經濟合同中的費用支付規定和收費 標準,分別確認哪些費用屬于固定成本,哪些費用屬于變動成本的方法。
4.歷史成本分析法
歷史成本分析法是根據混合成本在過去一定期間內的成本與業務量的歷史資料,采用適當的數學方法對其進行數據處理,從而分解出固定成本和單位變動成本的一種定量分析法。
(1)高低點法
由于混合成本兼有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兩種因素,因而其數學模型可表示為:
Y=a+bX
a=y-bx
(2)散布圖法
根據若干時期業務量和成本的歷史資料,繪制各時期成本點的散布圖,再按目測所得的成本變動趨勢畫一直線,便可確定成本的固定部分和變動部分。這種方法稱為散布圖法。
(3)最小平方法
根據若干歷史時期業務量和成本的歷史資料,運用最小二乘法算出最能代表產量與成本關系的回歸直線,并據此確定成本的固定部分和變動部分的方法,又叫回歸直線法。
完全成本法與變動成本法
(一) 完全成本法
產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
期間費用:固定、變動銷售費用、管理費用
(二) 變動成本法
固定成本:固定制造、銷售、管理費用
變動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變動制造、銷售、管理費用
(三)完全成本法與變動成本法的區別
1.成本劃分的標準、類別及產品成本的構成內容不同
完全成本法按照成本的經濟用途把企業的全部成本分為產品成本和期間費用兩大類,產品成本包括全部生產成本,非生產成本作為期間費用處理。變動成本法按照成本性態把企業的全部成本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兩大類,產品成本只包括變動生產成本,固定制造費用則作為期間費用處理。
2.存貨計價及成本流程不同
變動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貨是按照變動生產成本計價的,不包括固定性制造費用。完全成本法下期末的產成品和在產品都是按照全部成本計價的,既包括變動成本,也包括一部分固定性制造費用。所以,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貨計價必然高于變動成本法的存貨計價。
變動成本法將全部固定制造費用作為從當期銷售收入中扣除的已耗費成本,而完全成本法則將固定制造費用作為為耗成本保留在存貨成本中,并在以后銷售時作為銷售成本的一部分從銷售收入中扣除。
兩種方法的區別還體現在:(1)利潤計算公式不同;(2)計算出來的凈利潤有可能不同。關于這兩個方面的區別,將在下面分別展開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