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3n75l"><cite id="3n75l"><i id="3n75l"></i></cite></listing>
<cite id="3n75l"></cite>
<var id="3n75l"></var>
<menuitem id="3n75l"><dl id="3n75l"></dl></menuitem><var id="3n75l"><video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video></var><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strike></var>
<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strike></var>
<menuitem id="3n75l"></menuitem><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var>
<cite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cite><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var>
<cite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cite>
<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3n75l"></menuitem>
<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var><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var>
<menuitem id="3n75l"><dl id="3n75l"></dl></menuitem>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備考 - 自考問一問

全國自考試題2008年10月04729大學語文參考答案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全國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大學語文試題及答案

  課程代碼:04729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下列四組詞語中,最能體現《五代史伶官傳序》中心旨意的一組是( A  )

  A.憂勞與逸豫 B.盛與衰 C.天命與人事 D.滿與謙

  2.《容忍與自由》所體現的基本社會理念是( B  )

  A.一分為二 B.和而不同 C.言論自由 D.黨同伐異

  3.從《我的世界觀》看,愛因斯坦的政治理念是( A  )

  A.崇尚民主,反對專制 B.人是為別人而生存的

  C.全神貫注,獻身科學 D.不承認萬能上帝存在

  4.《垓下之圍》中項羽“羞見江東父老”的直接原因是( B  )

  A.“天之亡我,我何渡為” B.“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

  C.“時不利兮騅不逝” D.“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

  5.《張中丞傳后敘》:“愈貞元中過泗州,船上人猶指以相語”。“指以相語”的是( B  )

  A.于嵩讀《漢書》事 B.南霽云抽矢射佛塔事 C.張巡慷慨就戮事 D.南霽云拔刀斷指事

  6.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所表達的根本思想是( C  )

  A.“順民之天”以治國 B.反對輟飧饔以勞吏 C.種樹要“順木之天” D.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7.《前赤壁賦》所繼承的賦體傳統表現手法是( B  )

  A.句句駢偶 B.主客對話 C.借景抒情 D.通篇押韻

  8.《先妣事略》的主要人物描寫方法是( B  )

  A.肖像描寫 B.細節描寫 C.語言描寫 D.心理描寫

  9.下列《西湖七月半》文句中具有諷刺意味的是( B  )

  A.名妓閑僧,淺斟低唱 B.巳出酉歸,避月如仇 C.匿影樹下者 D.或逃囂里湖

  10.下列文章中,多次使用插敘以表現作者聯翩思緒的是( A  )

  A.《愛爾克的燈光》 B.《秋夜》 C.《都江堰》 D.《香市》

  11.下列詞語中,在《紀念傅雷》一文中兩次出現,并在場景描寫中發揮獨特效用的是( A  )

  A.鴉雀無聲 B.望子成龍 C.干柴烈火 D.同歸于盡

  12.下列《螞蟻大戰》的語句中,兼用了比喻與比擬手法的是( B  )

  A.森林并非總是一片歌舞升平的和平景象 B.木柴堆上到處都有這樣奮力廝殺的勇士

  C.但是人類之戰都從未如此奮不顧身 D.在小山谷頂上出現了一個荷戟獨彷徨的紅螞蟻

  13.我國文學史上第1位田園詩人是( B  )

  A.屈原 B.陶淵明 C.王維 D.白居易

  14.《早雁》中,用來暗示統治者腐敗無能、冷漠無情的景象是(B   )

  A.金河弦開,大雁驚飛 B.仙掌月明,長門燈暗 C.胡騎紛紛,春風難逐 D.瀟湘人少,水多菰米

  15.《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上片情景交融的方式是( C  )

  A.自然天成 B.因情造景 C.融情入景 D.移情于景

  16.《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中,體現夫婦感情超越時空、超越生死的詞句是( C  )

  A.同來何事不同歸 B.頭白鴛鴦失伴飛 C.舊棲新垅兩依依 D.誰復挑燈夜補衣

  17.下列詩作中,最具音樂美的是( B  )

  A.《一句話》 B.《雨巷》 C.《我愿是一條急流》 D.《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18.《我愿是一條急流》中,“同暴風雨作戰”、“飽受風雨的打擊”、“即使被輕易毀滅”等詩句體現了“我”的(  D )

  A.處境艱難 B.命運坎坷 C.生命頑強 D.獻身精神

  19.下列《嬰寧》的人物中,導演一幕幕喜劇的是( A  )

  A.鬼母 B.狐母 C.嬰寧 D.王子服

  20.人們以“含淚的微笑”評價《麥琪的禮物》的獨特風格,此“含淚的微笑”的意思是( A  )

  A.悲劇中浸染著喜劇色彩 B.喜劇中浸染著悲劇色彩 C.生活艱難,精神樂觀 D.情感真摯,喜極而泣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下列《秋水》中的論據,通過對比法來證明人的認識有限的有( ABC    )

  A.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 B.吾在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C.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 D.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

  E.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

  22.按《香市》的描述,當農村還是“桃源”的時候,香市對于農民的意義有( BC    )

  A.燒香拜佛求平安 B.農村的“狂歡節”

  C.借拜佛游賞春光 D.預酬蠶節的勞作 E.祈求桑蠶好收成

  23.下列《哭小弟》語句中屬于側面描寫的有( ACD    )

  A.從我有比較完整的記憶起,生活里便有我的弟弟

  B.小弟如果需要把全身的血都換過,他的同志們也會給他

  C.我曾經非常希望小弟調回北京,分我侍奉老父的重擔

  D.多年來,家里有什么事,大家都會這樣說;“等小弟回來”,“問小弟”

  E.區一級的說是胃下垂,縣一級的說是腎游走

  24.《一句話》中,火山爆發的寓意是民眾革命,這種表現方法可以稱為(  AE   )

  A.隱喻 B.對比 C.比擬 D.襯托 E.象征

  25.下列關于《寶黛吵架》一文的描述,正確的有( ABE    )

  A.《寶黛吵架》選自長篇章回小說《石頭記》 B.作者是清代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

  C.吵架起因是“金玉相對”說 D.寶黛吵架是假意試探 E.文中主要運用心理描寫方法

  三、詞語解釋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26.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 輕:輕視

  27.方其系燕父子以組 以組:用繩索

  28.而順逆兩境又常相間以迭乘 迭乘:交替出現

  29.孟嘗君不說,曰:“諾,先生休矣。” 說:高興

  30.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 日滋:日益增多

  31.隆然伏行 伏行:俯下身體走路

  32.舉酒屬客 屬:勸酒

  33.追惟一二 追惟:追憶

  34.轎夫叫船上人,怖以關門 怖: 嚇唬

  35.我站得這么高還感覺到了它的砭膚冷氣 砭膚:像針剌皮膚

  四、簡析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閱讀《吃飯》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問題:

  照我們的意見,完善的人格,“一以貫之”的“吾道”,統治盡善的國家,不僅要和諧得像音樂,也該把烹飪的調和懸為理想。

  A.這里倡導什么樣的社會理念?

  答:國家、社會、人格都應該達到和諧。

  B.文中主要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

  答:用了類比論證方法

  C.這里主要運用了怎樣的聯想方式?

  答:類比聯想和巧妙比喻。作者從“吃飯”的實質變成“吃菜”,聯想到生活中一系列名實錯位的矛盾現象得出哲理性結論。

  37.閱讀《秋夜》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問題: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們叫他們什么名字。我記得有一種開過極細小的粉紅花,現在還開著,但是更極細小了。她在冷的夜氣中,瑟縮地做夢,夢見春的到來,夢見秋的到來,夢見瘦的詩人將眼淚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訴她秋雖然來,冬雖然來,而此后接著還是春,蝴蝶亂飛,蜜蜂都唱起春詞來了。她于是一笑,雖然顏色凍得紅慘慘地,仍然瑟縮著。

  A.作者對“小粉紅花”的描寫使用了哪些手法?

  答:情景交融,詩意濃郁、寓意深遠、風格冷峻。

  B.小粉紅花“夢見春的到來”的含義是什么?

  答:光明時代。

  C.這段文字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答:表達了作者憎惡黑暗,贊美了弱小者追求光明,頑強抗爭的戰斗精神。

  38.閱讀《長恨歌》中的一段,回答問題: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日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A.詩中“圣主”、“玉顏”分別指誰?

  答:唐玄宗,楊貴妃

  B.這里表現了什么感情?

  答:表現了唐對楊的深厚感情

  C.“東望都門信馬歸”采用了怎樣的抒情方法?

  答:借(觸)景生情。

  39.閱讀下面一段詩,回答問題: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A.這段詩出自哪篇作品?作者是誰?

  答:《再別康橋》 徐志摩

  B.這里采用了何種情景交融方式?

  答:融情于景

  C.“彩虹似的夢”的象征意義是什么?

  答:隱喻作者美好的理想。

  40.閱讀《金鯉魚的百裥裙》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問題:

  到了大喜的日子,果然沒有任何一條紅百裥裙出現。不穿大紅百裥裙,固然沒有身份的區別了,但是,穿了呢?不就有區別了嗎?她就是要這一點點的區別呀!一條繡花大紅百裥裙的分量,可比旗袍重多了,旗袍人人可以穿,大紅百裥裙可不是的呀!她多少年就夢想著,有一天穿上一條繡著滿是梅花的大紅西洋緞的百裥裙,在上房里,在花廳上,在喜棚下走動著。

  A.文中“大喜的日子”指的是什么日子?

  答:是她親生兒子振豐娶親的日子。

  B.金鯉魚為什么夢想著穿百裥裙?這反映了金鯉魚怎樣的思想觀念?

  答:因為金鯉魚是小妾身份,雖為許家生了兒子使得能傳宗接代,但她仍然沒有與不生育的明媒正娶的許太太有平等的地位,沒有生兒子的驕傲,她想改變這一切,爭得在許家的夫人地位。

  反抗意識。

  C.這里主要運用了哪種人物描寫手法?

  答:行為描寫,心理描寫。

  五、作文(30分)

  41.以《友誼》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1
意向表
2
學習中心老師電話溝通
3
查看評估報告
1、年齡階段

2、當前學歷

3、提升學歷目標

4、意向學習方式

報考所在地
*
*
*
- 聲明 -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首頁 考生自助服務系統
一二三四视频日本高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