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3n75l"><cite id="3n75l"><i id="3n75l"></i></cite></listing>
<cite id="3n75l"></cite>
<var id="3n75l"></var>
<menuitem id="3n75l"><dl id="3n75l"></dl></menuitem><var id="3n75l"><video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video></var><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strike></var>
<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strike></var>
<menuitem id="3n75l"></menuitem><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var>
<cite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cite><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var>
<cite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cite>
<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3n75l"></menuitem>
<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var><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var>
<menuitem id="3n75l"><dl id="3n75l"></dl></menuitem>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備考 - 自考問一問

02867衛生統計學(高綱1458)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高綱1458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大綱

02867 衛生統計學南京醫科大學編

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辦公室一、課程性質及其設置目的與要求一、課程性質和特點“衛生統計學”是運用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等數學的原理和方法,研究醫學資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斷的一門應用學科。它是七年制各專業、醫學檢驗、衛生管理、藥學專業學生的必修課。本課程旨在使學生掌握衛生統計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理解其基本內容的基礎上,培養解決公共衛生領域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會學生知識的同時,更注重培養醫學統計學思維,始終貫穿“醫學實際問題?研究指標?變異和分布?抽樣誤差?統計推斷?對醫學實際問題的解釋”這一主線。培養學生分析醫學科研資料的初步技能,為同學今后從事醫學教學、科研、臨床等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本門課程主要包括統計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研究設計、生命統計等內容,通過理論講授、上機實習及綜合分析三部分完成。二、本課程的基本要求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應達到已下要求:(1)建立起統計學觀念,學會從不確定性、機遇、風險和推斷的角度去思考醫學問題,尤其是醫學研究問題;(2)學會結合專業作出嚴密的試驗設計并獲得可靠、準確、完整的資料;(3)學會運用統計方法充分挖掘資料中蘊含的信息,恰如其分地進行理性概括,并據此寫出具有科學認證的研究報告和學術論文;(4)通過培養醫學統計學思維,提高自身的科學素質和醫學研究能力。二、課程內容和考核目標第一章緒論一、課程內容本章主要介紹醫學統計學的定義及相關的基本概念。二、學習目的與要求掌握同質與變異等基本概念,掌握統計資料的類型,了解醫學統計學的研究內容。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掌握同質與變異、總體與樣本、參數與統計量、概率、變量等基本概念。2.掌握統計資料的類型。3.熟悉統計工作的步驟。4.了解醫學統計學的研究內容。第二章 統計資料的整理與描述一、課程內容本章主要介紹定量資料與定性資料的統計描述。二、學習目的與要求掌握描述定量資料的集中趨勢與離散程度的指標的計算及適用條件,掌握率、構成比、相對比的概念等內容。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掌握描述定量資料的集中趨勢與離散程度的指標的計算及適用條件。2.掌握率、構成比、相對比的概念。3.熟悉平均數與變異度的關系。4.熟悉相對數應用注意事項。5.了解率的標準化。6.了解頻數表的編制及頻數分布的類型。第三章 正態分布與二項分布一、課程內容本章主要介紹正態分布與二項分布。二、學習目的與要求掌握正態分布的概念、特征,掌握正態分布曲線下面積的規律,熟悉參考值范圍的確定原則和方法。熟悉二項分布的定義、性質及概率計算,了解二項分布與正態分布之間的關系。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掌握正態分布的概念、特征。2.掌握正態分布曲線下面積的規律。3.熟悉參考值范圍的確定原則和方法。4.熟悉二項分布的定義、性質及概率計算。5.了解二項分布與正態分布之間的關系。第四章 統計推斷基礎一、課程內容本章主要介紹定量資料的統計推斷內容,包括均數的參數估計及假設檢驗。二、學習目的與要求掌握抽樣誤差的概念、產生條件,掌握均數的抽樣誤差及其規律性,掌握參數估計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可信區間、可信度的概念,掌握總體均數的區間估計,掌握假設檢驗的基本思想、原理及步驟。掌握樣本均數與總體均數比較的t檢驗。掌握樣本均數與總體均數比較的t檢驗。掌握成組設計與配對設計兩樣本均數比較的t檢驗。掌握兩類錯誤的概念。掌握t檢驗的應用條件。熟悉t分布等內容。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掌握抽樣誤差的概念、產生條件。2.掌握均數的抽樣誤差及其規律性。3.掌握參數估計的原理和方法。4.掌握可信區間、可信度的概念。5.掌握總體均數的區間估計。6.掌握假設檢驗的基本思想、原理及步驟。7.掌握樣本均數與總體均數比較的t檢驗。8.掌握成組設計與配對設計兩樣本均數比較的t檢驗。9.掌握t檢驗的應用條件。10.掌握兩類錯誤的概念。11.掌握單雙側檢驗的應用。12.掌握檢驗效能的概念。13.熟悉t分布。14.熟悉假設檢驗的注意事項。15.熟悉區間估計與假設檢驗的聯系。第五章 方差分析一、課程內容本章主要介紹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單因素方差分析及兩因素方差分析等內容。二、學習目的與要求掌握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掌握單因素方差分析及兩兩比較。掌握方差分析的正確應用等內容。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掌握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2.掌握單因素方差分析及兩兩比較。3.掌握方差分析的正確應用。4.熟悉兩因素方差分析及兩兩比較。5.熟悉方差齊性檢驗。6.了解變量變換。第六章 分類資料的假設檢驗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分類資料的假設檢驗的方法。二、學習目的與要求掌握成組設計兩樣本率比較的c2檢驗。掌握配對設計兩樣本率比較的c2檢驗。掌握c2檢驗的應用條件等內容。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掌握成組設計兩樣本率比較的c2檢驗。2.掌握配對設計兩樣本率比較的c2檢驗。3.掌握c2檢驗的應用條件。4.熟悉四格表的確切概率法。5.熟悉行×列表的c2檢驗。6.了解兩樣本率比較的u檢驗與c2檢驗的關系。7.了解似然比檢驗。第七章 直線相關與回歸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兩個變量間的直線相關與回歸。二、學習目的與要求掌握定量資料的相關分析。掌握定量資料的回歸分析。掌握直線相關與回歸的區別及聯系。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掌握定量資料的相關分析。2.掌握定量資料的回歸分析。3.掌握直線相關與回歸的區別及聯系。4.熟悉相關與回歸分析的正確應用。5.了解總體相關系數的區間估計。6.了解回歸問題的區間估計。第八章 秩和檢驗一、課程內容本章主要介紹秩和檢驗方法。二、學習目的與要求掌握秩次與秩和的概念。掌握編秩方法。掌握配對設計差值的符號秩和檢驗、成組設計兩樣本比較的秩和檢驗等內容。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掌握秩次與秩和的概念。2.掌握編秩方法。3.掌握配對設計差值的符號秩和檢驗、成組設計兩樣本比較的秩和檢驗。4.熟悉非參數檢驗的概念、優缺點、適用條件。5.熟悉幾種不同的秩和檢驗適用的資料要求。6.了解多樣本比較的秩和檢驗及其兩兩比較。第九章 研究設計基礎一、課程內容本章主要介紹實驗設計的基本要素、基本原則,常見的研究設計類型和抽樣方法。二、學習目的與要求掌握實驗設計的基本要素、基本原則,熟悉常用實驗設計方法及其特點,熟悉影響樣本含量的有關因素,了解實驗設計與調查設計的區別等內容。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掌握實驗設計的基本要素、基本原則。2.熟悉常用實驗設計方法及其特點。3.熟悉常用的抽樣方法。4.熟悉影響樣本含量的有關因素。5.了解實驗設計與調查設計的區別。第十章 統計方法的綜合運用一、課程內容本章通過實例介紹統計方法的綜合運用。二、學習目的與要求掌握醫學實際資料的分析技能。掌握統計分析結果的專業解釋等內容。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1.掌握醫學實際資料的分析技能。2.掌握統計分析結果的專業解釋。3.了解醫學論文的統計學要求。三、有關說明和實施要求(一)關于“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中有關提法的說明在大綱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了解”“熟悉”“掌握”等三個能力層次,它們之間是遞進等級關系,后者必須建立在前者的基礎上,它們的含義是:了解:對教材內容一般理解。大綱中只以一般文字描述。熟悉:對教材內容以清楚地理解,并記住其中主要內容。掌握:要求對教學內容深入透徹的理解,牢固記憶,并能靈活應用。(二)自學教材本課程使用教材:《醫學統計學》(第三版),于浩主編,中國統計出版社,2013。(三)自學方法的指導本課程作為一門專業課程,內容多,難度大,自學者在自學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在學習前,應仔細閱讀課程大綱的第一部分,了解課程的性質和特點,熟悉課程的基本要求,使得以后的學習能緊緊圍繞課程的基本要求。在閱讀某一章教材內容前,應先認真閱讀大綱中關于該章的考核知識點,自學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對各知識點的能力要求,以便在閱讀教材時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閱讀教材時,應根據大綱要求,要逐段細讀,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頭每個知識點,對基本概念必須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須牢固掌握。學完教材的每一章內容后,應認真完成教材中的習題和思考題,這一過程可幫助自學應考者理解、消化和鞏固所學知識,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四)對社會助學的要求1.應熟知考試大綱對課程所提出的總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識點。2.應掌握各知識點要求達到的層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識點的考核要求。3.對自學應考者進行輔導時,應以指定的教材為基礎、以考試大綱為依據,不要隨意增刪內容,以免與考試大綱脫節。4.輔導時應對自學應考者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提倡自學應考者“認真閱讀教材,刻苦鉆研教材,主動提出問題,依靠自己學懂”的學習方法。5.輔導時要注意基礎、突出重點,要幫助自學應考者對課程內容建立一個整體的概念,對自學應考者提出的問題,應以啟發引導為主。6.注意對自學應考者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自學能力的培養,要引導自學應考者逐步學會獨立學習,在自學過程中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做出判斷和解決問題。7.要使自學應考者了解試題難易與能力層次高低兩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個能力層次中都存在著不同難度的試題。(五)關于命題和考試的若干規定1.本大綱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條細目都是考試的內容,試題覆蓋到章,適當突出重點章節,加大重點內容的覆蓋密度。2.試卷對不同能力層次要求的試題所占的比例大致是:“了解”20%;“熟悉”40%;“掌握”為40%。3.試題難易程度要合理,可分為四檔:易、較易、較難、難,這四檔在各份試卷中所占的比例約為2:3:3:2。4.試題主要題型有:單項選擇題、名詞解釋、簡答題及計算題等類型(見附錄)。5.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120分鐘。試題份量應以中等水平的自學應考者在規定時間內答完全部試題為度,評分采用百分制,60分為及格。附錄 題型舉例一、選擇題:1.以下關于直線相關和回歸的說法,正確的是( )(A)直線回歸系數的絕對值越大,相關系數的絕對值也越大;(B)直線回歸系數等于0,說明自變量和應變量無關;(C)相關系數越大,說明樣本含量一定時,越容易在對相關系數是否為0的假設檢驗中拒絕零假設。(D)直線相關與回歸均是以現有的X與Y的觀察值為基礎。在得到回歸方程后,可以根據任意X的值來預測Y的大小。二、名詞解釋:1.參數與統計量三、簡答:1.試述標準差與標準誤有何區別與聯系?四、計算題:1.16例男性矽肺患者的血紅蛋白的均數為12.59(g/dl),標準差為1.64(g/dl),已知男性健康成人的血紅蛋白正常值為14.02(g/dl),問矽肺患者的血紅蛋白是否與健康人不同,寫出假設檢驗的基本步驟。
1
意向表
2
學習中心老師電話溝通
3
查看評估報告
1、年齡階段

2、當前學歷

3、提升學歷目標

4、意向學習方式

報考所在地
*
*
*
- 聲明 -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首頁 考生自助服務系統
一二三四视频日本高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