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3n75l"><cite id="3n75l"><i id="3n75l"></i></cite></listing>
<cite id="3n75l"></cite>
<var id="3n75l"></var>
<menuitem id="3n75l"><dl id="3n75l"></dl></menuitem><var id="3n75l"><video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video></var><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strike></var>
<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strike></var>
<menuitem id="3n75l"></menuitem><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var>
<cite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cite><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var>
<cite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cite>
<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3n75l"></menuitem>
<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var><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var>
<menuitem id="3n75l"><dl id="3n75l"></dl></menuitem>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備考 - 自考問一問

2018年安徽自考《現代科技知識》本科考試模擬題四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一、 單項選擇題

  1、(D)是我國國家標準對學科分類時最基本的原則。

  A、簡明性原則 B、兼容性原則 C、擴延性原則 D、科學性原則

  2、 微電子技術的發展將使存儲容量和數據傳輸速率從(D)到1012

  A、106 B、108 C、1010 D、109

  3、DNA是由若干個(A)分子組成

  A、核苷酸 B、葡萄糖 C、氨基酸 D、堿基

  4、當前通信技術的前沿領域之一是(A)

  A、寬帶傳送與接入技術 B、INTER網技術 C、數據傳輸技術 D、圖象傳輸技術

  5、組成激光器不可缺少的部分是(D)

  A、透鏡 B、反射鏡 C、放大鏡 D、光學共振腔

  6、全息術的實現是在(C)出現之后。

  A、納米技術 B、克隆技術 C、激光技術 D、基因工程技術

  7、自動化技術的支柱技術之一是(A)

  A、信息處理 B、自適應技術 C、反饋控制技術 D、傳感技術

  8、“大爆炸”說認為我們所處的宇宙曾有一段(C)

  A、從冷到熱 B、從稀到密 C、從熱到冷 D、從大到小

  9、人類社會經歷的三代主體能源不是(D)

  A、薪柴 B、煤炭 C、石油 D、天然氣

  10、隨著高溫超導技術的迅速發展,人類已在將其應用于(D)上寄托了很大的希望。

  A、超導測距 B、等離子體發電 C、原子置換 D、超導電力輸送

  11、工程塑料屬于新材料中的(C)

  A、超導材料 B、新金屬材料 C、高分子合成材料 D、陶瓷材料

  12、用于制造人體“骨骼——肌肉”系統的新型陶瓷材料是(C)

  A、結構陶瓷 B、電子陶瓷 C、生物陶瓷 D、精細陶瓷

  13、中國成功地發射第1顆人造地球衛星是在(B)

  A、1969 B、1970 C、1971 D、1972

  14、被國際社會公認為最具開發潛力的海洋能是(D)

  A、波浪能 B、潮汐能 C、海流能 D、溫差能

  15、納米技術中發展最早、研究最深入的領域是(D)

  A、納米電子學 B、納米機械學 C、納米計量學 D、納米材料學

  16、掃描隧道顯微鏡技術(STM)第1次使人類可以直接觀察到(A)表面層的局域結構圖像。

  A、單原子 B、單分子 C、單電子 D、單細胞

  17、將生物技術與農業常規育種技術相結合,已經培育出(C)

  A、西瓜樹 B、番茄煙草 C、抗蟲植物 D、石油草

  18、申請專利前必須進行的經濟分析中,不包含(D)分析

  A、技術貿易 B、經濟貿易 C、市場需求 D、新穎性

  20、克隆技術是指由一個細胞在人工操作下獲得(D)上相同的細胞群或個體群

  A、性能 B、蛋白質 C、基因 D、遺傳

  21、增強作物的抗病蟲能力所采用的生物技術主要是(B)

  A、雜交育種 B、基因工程 C、細胞融合 D、誘變育種

  22、自然科學體系中縱向劃分的三個層次之一為(C)

  A、軟科學 B、工程科學 C、基礎科學 D、橫斷科學

  23、21世紀科技發展的基本特點有(D)

  A、產業新革命 B、后基因計劃全面推進 C、信息科技繼續發展 D、內容深化、范圍擴大、速度加快

  24、根據微觀粒子相互作用力的特點,可將它們分為(D)

  A、質子、中子、介子 B、正粒子、反粒子、中子 C、u介子、介子、 介子 D、強子、輕子和傳播子

  25、21世紀科技發展的趨勢之一是(D)

  A、向平衡領域發展 B、向線性領域發展 C、向簡單系統領域發展

  D、向非平衡、非線性、復雜系統等研究領域發展

  26、哈勃望遠鏡可觀測到的最遠天體與地球的距離(C)

  A、小于1億光年 B、小于10億光年 C、大于100億光年 D、大于1000億光年

  二、 判斷題

  1、科學的對象是研究未知的客觀世界,因此它是一條沒有止境的歷史長河。(√)

  2、哲學是對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概括和總結。(√)

  3、自然科學的四大門類即基礎科學、農業科學、工程科學和醫學科學。(√)

  4、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是牛頓力學和量子力學。(×)相對論

  5、軟科學是操縱硬科學的科學。(√)

  6、繁榮科技事業,培養、造就一只高水平的科學技術隊伍是我國科教興國戰略的目標。(√)

  7、全球環境惡化的主要表現就是臭氧層破壞和全球變暖。(×)水質

  8、光速不變和相對性原理是相對論的基礎。(√)

  9、闡明蛋白質和核酸的復雜結構以及與功能的關系是分子生物學的主要任務。(√)

  10、每個基因都攜帶著生物的某種遺傳信息。(√)

  11、高技術及其產業的實力已成為當今科技進步的主流和各國綜合國力競爭的焦點。(√)

  12、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能夠發揮自動化的高效率、高質量的優勢,但缺乏充分的靈活性。(×)

  13、將多個普通光源集中放置,通過光學系統的整合實現優勢互補,這樣的光稱為激光。(×)

  14、提高機器人智能和適應性的關鍵是改善計算機系統。(×)

  15、以發電效率高、無污染而被譽為第四種電力的發電技術是指太陽能。(×)

  16、新材料的發展趨勢之一是由被動材料向具有主動性的智能材料發展。(√)

  17、糖原是存在于植物中的多糖。(×)

  18、中國空間技術在未來十年發展中不考慮載人航天飛行。(×)

  19、海洋生物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20、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單位和功能單位。(√)

1
意向表
2
學習中心老師電話溝通
3
查看評估報告
1、年齡階段

2、當前學歷

3、提升學歷目標

4、意向學習方式

報考所在地
*
*
*
- 聲明 -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首頁 考生自助服務系統
一二三四视频日本高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