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59 家庭心理治療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高綱1266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大綱29659 家庭心理治療 南京師范大學編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辦公室一、課程性質及其設置目的與要求(一)課程性質和特點《家庭心理治療》課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的一門專業課程。其任務在系統學習心理健康教育基礎知識后,進一步對家庭治療的基本原理、治療步驟和技術進行拓展性學習。突破心理治療中只針對那些出現了心理問題或行為癥狀的個體進行輔導的局限,重視個體癥狀賴以存在的家庭環境和人際背景,促進心理治療取得更好的療效。通過學習培養應考者心理治療的系統觀,了解家庭心理治療領域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掌握家庭治療的基本理論與方法,深刻認識各流派的特點和原則,為學習者完善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踐框架。(二)本課程的基本要求本課程共分九章,分為四篇。第一篇主要介紹了家庭、家庭治療的基本概念和發展簡史。第二篇是理論模型部分,包括四章內容,詳細介紹了家庭治療領域的基本理論。主要包括經典的心理治療理論框架下的家庭治療模式——心理動力和認知-行為框架下的家庭治療;以及家庭治療的專門理論:如代際模型、策略模型、結構模型。第三篇是家庭治療的應用,具體包括家庭治療的基本歷程與基本技術,同時結合具體的案例介紹了家庭治療在實踐領域的應用。第四篇是家庭治療的新進展,主要介紹了家庭治療領域近幾十年來的新發展。本課程的基本要求: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應考者正確理解和掌握家庭心理治療的基礎理論和相應技術。具體應達到以下要求:1.了解家庭心理治療的起源、現狀和發展趨勢;2.掌握家庭心理治療的基本觀點,其中重點掌握家庭生命周期和家庭系統的特征;3.掌握家庭治療各基本模型的基本觀點、理論、治療目標、治療技術及其治療過程;4. 熟練掌握家庭治療的基本流程、基本技術以及常見問題的家庭治療。二、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第一章 家庭與家庭治療(一)課程內容本章主要介紹了家庭以及家庭治療的一些基本概念。在家庭這一部分,著重介紹了關于家庭的定義、家庭結構、家庭功能和家庭生命周期。在家庭治療的這一部分,重點介紹了家庭治療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則和目標,以及家庭治療從萌芽到蓬勃發展整個過程的歷史進程和主要理論來源。(二)學習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家庭的基本概念和結構;掌握家庭模式的分類以及每種家庭模式的概念和特征;了解家庭的不同功能以及家庭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熟練掌握各個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熟練掌握家庭治療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區分并比較個體治療和家庭治療的特征;熟練掌握家庭治療的目標和基本原則;了解家庭治療的起源與發展。(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1.領會:家庭的基本概念和結構;家庭的不同功能以及家庭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家庭治療的起源與發展。2.掌握:掌握家庭模式的分類以及每種家庭模式的概念和特征;掌握家庭治療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區分并比較個體治療和家庭治療的特征;3.熟練掌握:熟練掌握家庭生命周期各個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家庭治療的目標和基本原則。第二章 經典理論在家庭治療中的應用(一)課程內容本章主要介紹了兩種家庭治療的模型:心理動力和認知-行為取向的家庭治療理論。這兩種模型都只是經典的心理治療理論在家庭治療領域內的運用,他們雖然將治療的對象從個體變成了家庭,但治療的理論和方法都帶有濃厚的個體治療的特點。雖然這兩個模型并不是家庭治療理論模型的良好代表,但是他們卻體現了家庭治療發展進程中的趨勢和變化。(二)學習要求通過本章學習,了解心理動力和認知-行為取向的家庭治療的理論基礎,掌握兩種家庭治療的模型的基本概念,相關概念,治療理念,治療目標,治療師的角色以及對它的評價。(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1.領會:心理動力和認知-行為取向的家庭治療的理論基礎;2.掌握:掌握兩種家庭治療的模型的基本概念,相關概念,治療理念,治療目標,治療師的角色以及對它的評價。第三章 家庭治療的基本模型(上)(一)課程內容本章詳細介紹了家庭治療的兩個基本模型:代際模型,策略模型。著重從模型的理論基礎,基本概念和治療理念三個方面進行論述,這三個方面對各個模型的學習來說是缺一不可的。其中,模型理論基礎是理解各模型的根基;基本概念是理解各模型的重點;而治療理念則是將模型應用于實踐的準備。(二)學習要求通過學習,了解代際模型和策略模型的理論基礎,掌握兩個模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治療理念。重點把握每個模型中的重要概念、治療師的角色以及作用發揮。(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1.領會:代際模型在家庭治療中的具體運用;策略模型在家庭治療中的具體運用;2.掌握:代際模型的理論基礎及其重要概念;策略模型的理論基礎及其重要概念第四章 家庭治療的基本模型(下)(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家庭治療的兩個基本模型:結構模型和經驗模型。著重從各模型的理論基礎、基本概念和治療理念這三個方面進行論述。(二)學習要求通過學習,了解結構模型在家庭治療中的具體運用,了解經驗模型在家庭治療中的具體運用。掌握結構模型和經驗模型的理論基礎;準確理解其與各模型相關的重要概念。(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1.領會:結構模型、經驗模型在家庭治療中的具體運用;2.掌握:結構模型;經驗模型的理論基礎;3.熟練掌握:結構模型、經驗模型相關的重要概念。第五章 家庭治療模型的比較(一)課程內容本章縱觀各個家庭治療模型的理論與技術,這當中有一些重疊,也有很大的差別,這就是當今整個家庭治療模型的特征。盡管各傳統流派理論構想的差異依然存在,并且對創造一套整合的家庭治療超級理論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著爭議。但是,目前家庭治療中的折衷主義和整合主義的發展趨勢卻勢不可擋。多數治療師都開始越過各派理論的界限,去借用其他流派的概念和技術。治療的實踐也證明,一個受過良好訓練的家庭治療師需要了解各式各樣的理論以及哪種理論最適合哪一個來訪者群體,這樣在實踐運用中才能少走彎路,有的放矢,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最大的效益。(二)學習要求通過學習,了解家庭治療各個流派共同的理論基礎,把握各個流派在研究主題上有何異同;了解各個流派治療師在治療中扮演的角色;掌握各個流派的治療目標。(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1.領會:了解家庭治療各個流派共同的理論基礎;了解各個流派治療師在治療中扮演的角色;2.掌握:把握各個流派在研究主題上有何異同;掌握各個流派的治療目標。第六章 家庭治療的基本流程(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家庭治療的基本流程,包括會談前的準備階段、初次會談、初次評估、治療早期階段、治療的中間階段和結束階段。在初次的電話接觸中,要注意來訪者對治療的期望和焦慮,有效地傾聽并給予反饋,確定誰來參與治療,形成初步的治療假設。在初次會談時可經過預覽,開場,界定問題,探究,創設體驗,返回問題,制定目標和家庭作業,治療師應介入來訪家庭,與來訪家庭建立信任,確定來訪者的期待,誘發來訪者的治療動機。評估師應注意關注當前的問題,以往的嘗試,推薦程序,家庭結構,生命周期,夫妻關系,家庭評估,自殺,物質濫用,家庭暴力和虐待等方面。在治療早期階段,應制定治療計劃,根據理論分析案例,并且選用最有效的理論構架和方式進行干預。在治療的中間階段,則應注意打破僵局,是治療繼續前行。最后,完善地結束治療。(二)學習要求通過學習,了解會談前的準備工作;掌握初次會談以及注意事項;掌握初始評估的基本內容;能熟練掌握治療進程及相關技巧。(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1.領會:了解會談前的準備工作;2.掌握:掌握初次會談以及注意事項;掌握初始評估的基本內容;3.熟練掌握:治療進程及相關技巧。第七章 家庭治療的基本技術(一)課程內容本章主要介紹了家庭治療的一些基本技術。從治療關系的建立到如何讓家庭改變的一些基本干預技術和不同理論模式的常用技術。家庭治療中常用的建立關系的技術主要有:1.與每個家庭成員接觸;2.真誠地表現出對來訪家庭的興趣和關心;3.對每個家庭成員進行共情;4.接納家庭,獲得信任;5.創設安全的治療環境;6.運用好奇心;7.相信來訪家庭可以解決他們的問題;8.良好示范;9.強調改變。初學者在與家庭建立關系的過程中常碰到的問題有:1.聚焦于關系建立,而不是聚焦于來訪者的問題;2.如何與兒童建立關系;3.如何與青春期少年建立關系;4.如何與被強行帶入治療室的人建立關系;5.對于家庭成員希望單獨會談的挑戰;6.放松自己,消除緊張。家庭治療的基本技術主要有:1.制定計劃;2.巧用問題;3.正常化和認知重構;4.支持與對質。強調家庭結構的治療技術主要有:1.表演技術——探尋家庭互動模式;2.畫家庭結構圖;3.處理互動模式;4.設定界限;5.打破平衡;6.挑戰家庭無效的假設。改變互動模式的治療技術主要有:1.溝通規則的建立;2.反起到而行之;3.循環提問;4.積極再定義;5.儀式化;6.家庭作業。改變家庭觀念的治療技術主要有:1.再定義;2.循環提問;3.界定病人;4.講述故事。(二)學習要求通過本章學習,掌握會談技術的基本方法;了解家庭治療的基本技術;掌握并會應用家庭治療的常用技術。(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1. 掌握:掌握會談技術的基本方法;了解家庭治療的基本技術;2. 熟練掌握:掌握并會應用家庭治療的常用技術。第八章 常見問題的家庭治療(一)課程內容本章采用了三個典型案例介紹了家庭治療在實踐中的應用。三個案例分別關注有問題孩子的家庭治療,夫妻問題的家庭治療和有心理疾病患者的家庭治療。從案例中可以發現,治療師在治療中對于學習理論的靈活運用和創新之處。三個案例采用了家庭治療的基本假設以及特有的家庭視角,又有各自的理論依據和獨特的方法和技巧。第一個案例中更多的采用了結構派的治療策略,第二個案例脫胎于認知行為療法的治療模式,第三個案例采用的是薩提亞家庭治療的方法和技巧。(二)學習要求通過學習,感受不同流派的家庭治療,了解各流派的理論基礎和基本假設,掌握不同流派的治療特色,熟練掌握不同流派家庭治療的主要技巧和方法。(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1.領會:家庭治療不同流派的特色;2.掌握:不同流派家庭治療的理論基礎和基本假設以及治療特色;3.熟練掌握:不同流派家庭治療的主要技巧和方法。第九章 家庭治療的新進展(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家庭治療近幾十年來的新進展。20世紀末,后現代主義思潮席卷人類文化的各個領域,家庭治療領域也不例外。人們日益接受事物具有復雜性、多層次、多樣性的特點這樣一些觀點,使得家庭心理治療中的整合成了大勢所趨,并從中發展出折衷主義、選擇式借鑒、模式整合三種理論與方法整合的模式。同時,在后現代主義和社會建構主義的影響下,這一時期也出現了敘事家庭治療、聚焦于解決的治療兩種后現代療法,而代表整合趨勢的心理教育的家庭治療和積極家庭治療也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二)學習要求通過學習,了解家庭治療發展的新特點;理解敘事家庭治療的治療理念與方法;掌握聚焦于解決的治療的理念與方法;了解心理教育的家庭治療;理解積極家庭治療的治療理念與方法。(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1.領會:了解家庭治療發展的新特點;了解心理教育的家庭治療;2.掌握:理解敘事家庭治療的治療理念與方法;掌握聚焦于解決的治療的理念與方法;理解積極家庭治療的治療理念與方法。三、有關說明和實施要求(一)關于“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中有關提法的說明在大綱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領會”、“掌握”和“熟練掌握”三個層次的要求,他們的含義如下:1、領會:要求應考者能夠記憶相關的知識點的主要內容,并能夠歸納理解相關的知識點的內涵和外延,熟悉其內容要點和他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并能根據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確地解釋、說明和闡述。2、掌握:要求應考者掌握有關的知識點,正確理解和記憶相關內容的原理、方法和步驟等。3、熟練掌握:要求應考者必須掌握課程中的核心內容并能用相關原理、方法和技術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二)自學教材本課程使用教材為:李彩娜 趙然 編著,《家庭治療》,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年版。(三)自學方法的指導本課程作為一門的專業課程,綜合性強、內容多、難度大,應考者在自學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學習前,應仔細閱讀課程大綱的第一部分,了解課程的性質、地位和任務,熟悉課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課程于有關課程的聯系,使以后的學習緊緊圍繞課程的基本要求。2、在閱讀某一章教材內容前,應先認真閱讀大綱中該章的考核知識點、自學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對各知識點的能力層次要求,以便在閱讀教材時做到心中有數。3、閱讀教材時,應根據大綱要求,要逐段細讀,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個知識點。對基本概念必須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須牢固掌握,在閱讀中遇到個別細節問題不清楚,在不影響繼續學習的前提下,可暫時擱置。4、學完教材的每一章節內容后,應認真完成教材中的習題和思考題,這一過程可有效地幫助應考者理解、消化和鞏固所學的知識,增加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四)對社會助學的要求1、應熟知考試大綱對課程所提出的總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識點。2、應掌握各知識點要求達到的層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識點的考核要求。3、對應考者進行輔導時,應以指定的教材為基礎,以考試大綱為依據,不要隨意增刪內容,一面與考試大綱脫節。4、輔導時應對應考者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提倡應考者“認真閱讀教材,刻苦鉆研教材,主動提出問題,依靠自己學懂”的學習方法。5、輔導時要注意基礎、突出重點,要幫助應考者對課程內容建立一個整體的概念,對應考者提出的問題,應以啟發引導為主。6、注意對應考者能力的培養,特別時自學能力的培養,要引導應考者逐步學會獨立學習,在自學過程中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作出判斷和解決問題。7、應考者了解試題難度與能力層次高低兩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個能力層次中都存在著不同難度的試題。(五)關于命題和考試的若干規定1、本大綱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條細目都是考試的內容,試題覆蓋到章,適當突出重點章節,加大重點內容的覆蓋密度。2、試卷對不同能力層次要求的試題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領會”20%,“掌握”40%,“熟練掌握”為40%。3、試題難易程度要合理,可分為四檔:易、較易、較難、難,這四檔在各份試卷中所占的比例約為2:3:3:2。4、本課程考試試卷可能采用的題型有:單項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及問答題(包括論述題)等類型(見附錄題型示例)。5、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150分鐘。評分采用百分制,60分為及格。附錄題型舉例一、選擇題如:_____B_______是幫助家庭適應變化而不是與之對著干的象征性活動。A.家庭沖突B.家庭儀式C.家庭會議D.家庭關系二、填空題如:在面對不幸、威脅、創傷或危機時,所有家庭都有__成長_和__修復__的潛能。三、名詞解釋如:家庭彈性四、簡答題如:增進家庭彈性的關鍵要素。五、論述題如:結合實際談談哪些因素可以增大家庭的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