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0 審計技術方法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一、課程性質與設置目的要求
《審計技術方法》課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審計學專業必考課目,是培養和檢查應考者的審計方法知識和其應用能力而設置的一門專業課程。
本課程以帳目基礎審計方法、制度基礎審計方法和風險基礎審計方法三大模式為主要內容,重點闡述了審計方法的涵義、發展、體系、假定和目標;帳目基礎審計基本方式和技術方法;制度基礎審計的涵義、內容、程序和技術方法;風險基礎審計的涵義、程序和技術方法;錯弊審計方法、管理審計方法和計算機審計方法。考試命題將充分體現該課程的性質和特點。
本課程具體目的要求是:使自學考試得在了解和掌握審計技術方法基本理論和知識的基礎上;重點掌握和應用各種帳目基礎審計方法、制度基礎審計方法、錯弊審計方法和計算機審計方法;對風險基礎審計方法和管理審計方法要有全面的了解。畢業后能較好的應用各種審計技術方法,以保證審計工作質量和提高審計工作效率,避免審計風險。二、考核目標(考核知識點和要求)
第一章 審計技術方法概論 (一)考核知識點
1、審計方法的函義 2、審計方法的發展 3、審計方法的體系 4、審計方法的假定 5、審計方法的選用 (二)考核要求
1、審計方法的涵義
(1)識記:審計方法的概念 (2)領會:審計方法的涵義
2、審計方法的發展
(1)識記:帳目基礎審計、制度基礎審計和風險基礎審計等概念 (2)領會:A、審計模式發展
B、審計技術發展 C、審計手段發展
3、審計方法的體系
(1)識記:審計方法體系的概念 (2)領會:審計方法體系構成
4、審計方法的假定
(1)識記:審計假定的有關概念 (2)領會:A、主要審計方法使用的假定 B、審計方法運用成效的假定
5、審計方法的選用
(1)領會:A、審計方法的選用原則 B、選用方法時應注意的問題 第二章審計方法的目標
(一)考核知識點
1、審計證據的涵義 2、審計證據的特征 3、審計證據的種類 4、審計證據的獲取 5、審計證據的鑒定 6、審計證明的綜合 7、正確選用衡量依據 8、有效履行審計程序 (二)考核要求
1、審計證據的涵義
(1)識記:審計證據概念 (2)領會:審計證據的涵義與作用
2、審計證據的特征
(1)識記:各項特征中的概念如客觀性、可靠性、合法性、重要性、相關性、充分性等 (2)領會:各項特征應包括的含義
3、審計證據的種類
(1)識記:種類證據概念 (2)領會:各種分類內容及與審計方法的關系
4、審計證據的獲取
(1)識記:選擇證據的基礎及主要取證方法、手段 (2)領會:A、取證決策 B、取證原則 C、取證方法 D、取證手段 E、注意事項 F、取證與審計方法的關系
5、審計證據的鑒定
(1)領會:鑒定方法
6、審計證據的綜合
(2)領會:綜合方法
7、正確選用衡量依據
(1)識記:審計依據有關概念 (2)領會:A、審計依據分類
B、審計依據特征 C、選用衡量依據要求 D、選用依據與審計方法關系
8、有效履行審計程序
(1)識記:審計程序有關概念 (2)領會:A、審計準備、實施、報告、復議等過程 B、審計程序與審計方法的關系 第三章 帳目基礎審計基本方式
(一)考核知識點
1、順查法 2、逆查法 3、直查法 4、詳查法 5、抽查法 6、重制法 (二)考核要求
1、順查法
(1)識記:順查法概念 (2)領會:順查法做法、應用范圍及優缺點 (3)應用:對會計資料順查
2、逆查法
(1)識記:逆查法概念 (2)領會:逆查法做法、應用范圍及優缺點 (3)應用:對會計資料逆查
3、直查法
(1)識記:直查法概念 (2)領會:直查法做法、應用范圍和優缺點 (3)應用:對會計資料逆查
4、詳查法
(1)識記:詳查法概念 (2)領會:詳查法做法、應用范圍及優缺點 (3)應用:對會計資料詳查
5、抽查法
(1)識記:抽查、任意抽查、判斷抽查、統計抽查 (2)領會:判斷抽查和統計抽查一般做法及其優缺點
6、重制法
(1)識記:重制法概念 (2)領會:重制法做法、應用范圍和優缺點 (3)應用:對會計資料重制 第四章帳目基礎審計技術方法
(一)考核知識點
1、審閱方法 2、核對方法 3、盤存方法 4、函證方法 5、觀察與鑒定方法 6、分析方法 7、推理方法 8、詢問方法 9、調整方法 10、評價方法 (二)考核要求
1、審閱方法
(1)識記:審閱法和異常數有關概念 (2)領會:審閱內容、審閱技巧和應注意問題 (3)應用:對會計資料和其它資料及異常數的審閱
2、核對方法
(1)識記:復核、核對、復算、驗算等概念 (2)領會:核對法應用要點及應注意的問題 (3)應用:對會計資料間、會計資料與其它資料及帳實等方面核對
3、盤存方法
(1)識記:盤存法概念 (2)領會:盤存要點及應注意問題 (3)應用:現金與各種實物盤點
4、函證方法
(1)識記:函證法有關概念 (2)領會:函證要點及應注意問題 (3)應用:往來單位間經濟業務核對
5、觀察與鑒定方法
(1)識記:觀察法、鑒定法等概念 (2)領會:觀察與鑒定的要點及應注意問題 (3)應用:對現場和流程操作觀察
6、分析方法
(1)識記:各種分析方法概念 (2)領會:比較分析法、平衡分析法、相關分析法、帳戶分析法、制度分析法、趨勢分析法等分析要點及應注意的問題 (3)應用:各種分析方法在審計實踐中應用
7、推理方法
(1)識記:推理方法概念 (2)領會:推理方法要點、應用范圍和應注意問題 (3)應用:對各種錯弊問題推理
8、詢問方法
(1)識記:詢問方法有關概念 (2)領會:詢問方法要點和應注意的問題 (3)應用:各種詢問技巧在審計中應用
9、調整方法
(1)識記:調整方法概念 (2)領會:調整要點應注意問題 (3)應用:對各種錯弊問題帳項調整
10、評價方法
(1)識記:評價方法相關概念 (2)領會:評價方式、方法、界限 (3)應用:收入、支出、生產等循環評價內容 第五章 制度基礎審計方法概述
(一)考核知識點
1、內部控制涵義 2、內部控制類型 3、內部控制要素 4、內部控制特定結構 5、內部控制過程 6、內部控制程序 7、內部控制方法 8、內部牽制原則 9、內部控制策略 10、內部控制局限性 11、制度基礎審計的涵義 12、制度基礎審計的內容 13、內部控制測試要點 14、制度基礎審計程序 (二)考核要求
1、內部控制涵義
(1)識記:內部控制概念、內部控制目標 (2)領會:內部控制函義、內部控制目標內容
2、內部控制類型
(1)識記:預防性、檢查性、糾正性、指導性、補償性等五種控制概念 (2)領會:五種控制包含的內容
3、內部控制要素
(1)識記: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資訊與溝通、監督等概念 (2)領會:五個要素包含的主要內容
4、內部控制特定結構
(1)領會:特定結構的內容與會計控制的要點
5、內部控制過程
(1)識記:內部控制設計、內部控制執行和內部控制評價 (2)領會:三個過程的主要內容
6、內部控制程序
(1)識記:關鍵控制點、差異 (2)領會:內部控制程序的內容和作用
7、內部控制方法
(1)識記:目標控制、組織控制、授權控制、程序控制、措施控制等概念 (2)領會:各種控制方法的內容和作用
8、內部牽制原則
(1)識記:內部牽制、不相容職務、實物牽制、機械牽制、帳簿牽制等概念 (2)領會:內部牽制目的和內部牽制種類 (3)應用:內部牽制設計原則
9、內部牽制策略
(1)領會:內部控制策略內容
10、內部控制局限性
(1)領會:內部控制局限性內容
11、制度基礎審計的涵義
(1)識記:內部控制制度、制度基礎審計 (2)領會:內部控制制作用、制度基礎審計涵義
12、制度基礎審計的內容
(1)領會:制度基礎審計的基本內容、一般內容 (2)應用:會計控制的審計內容、管理控制的審計內容、內部審計的審計內容
13、內部控制測試點
(1)應用:內部控制測試五個方面要點,重點應用企業控制作業測試要點
14、制度基礎審計程序
(1)識記:健全性測試、符合性測試、業務測試、功能測試、初評、總評 (2)應用:在審計中應用制度基礎審計程序 第六章制度基礎審計技術方法
(一)考核知識點
1、計劃制訂與管理方法 2、資源控制與工作分配方法 3、制度調查方法 4、制度描述方法 5、制度初評方法 6、符合性測試方法 7、綜合評價方法 8、實質性測試方法
9、制度自評方法
(二)考核要求
1、計劃制訂與管理方法
(1)識記:長期計劃、項目計劃、現場計劃等概念 (2)領會:長期計劃與項目計劃制訂與管理方法 (3)應用:制訂與管理現場計劃
2、資源控制與工作分配方法
(1)識記:資源控制與工作分配含義 (2)領會:資源控制與工作分配的方式方法
3、制度調查方法
(1)識記:調查內容 (2)應用:各種調查方法
4、制度描述方法
(1)識記:文字說明法、制表法、流程圖法等概念 (2)領會:各種描述方法的作用與過程 (3)應用:在實踐中應用各種描述方法,重點應用流程圖編制方法
5、制度初評方法
(1)識記:制度初評、關鍵性控制 (2)領會:制度初評內容 (3)應用:制度初評方法
6、符合性測試方法
(1)識記:符合性測試等相關概念 (2)領會:測試計劃制訂 (3)應用:應用各種測試方法
7、綜合評價方法
(1)識記:評價重點 (2)領會:評價方式 (3)應用:兩種評價方法
8、實質性測試方法
(1)識記:實質性測試概念 (2)領會:測試范圍
(3)應用:各種測試方法
9、制度自評方法
(1)訓記:內部控制評價概念 (2)領會:制度自評意義 (3)應用:制度自評程序 第七章抽查審計方法
(一)考核知識點
1、判斷抽查法 2、統計抽查法 3、屬性抽樣應用 4、變量抽樣應用
(二)考核要求
1、判斷抽查方法
(1)識記:非統計抽查與判斷抽查概念 (2)領會:A、應用抽查法的必要性 B、判斷抽查的步驟及優缺點 (3)應用:應用判斷抽查法
2、統計抽查法
(1)識記:統計抽查、抽查總體、同質總體、樣本標準差、差錯率、審計結論保證程度、精確限度、抽樣誤差、隨機抽樣、機械隨機抽樣、金額單位抽樣等概念 (2)領會:統計抽樣的作用,優缺點及種類 (3)應用:統計抽樣步驟
3、屬性抽樣應用
(1)識記:屬性抽樣、固定樣本規模抽樣、行止抽樣、發現抽樣等概念 (2)領會:行止抽樣和固定樣本規模抽樣 (3)應用:發現抽樣
4、變量抽樣應用
(1)識記:變量抽樣、點估計 第八章 風險基礎審計方法概述
(一)考核知識點
1、風險含義與特征 2、風險基礎審計涵義 3、風險基礎審計程序
(二)考核要求
1、風險含義與特征
(1)識記:風險、風險事件、風險因素、損失 (2)領會:風險含義、風險因素內容、風險特征
2、風險基礎審計含義
(1)識記:風險基礎審計 (2)領會:風險基礎審計產生的原因;風險基礎審計與制度基礎審計的區別;風險基礎審計的特征;制度基礎審計的不足之處。
3、風險基礎審計程序
(1)領會:風險基礎審計程序;確定審計風險水平應考慮的因素 (2)應用:運用風險基礎審計程序 第九章 風險基礎審計技術方法
(一)考核知識點
1、固有風險分析 2、控制風險分析 3、管理風險方法 4、重要性判斷方法
(二)考核要求
1、固有風險分析
(1)識記:目標分析、風險分析、固有風險分析、固有風險 (2)領會:固有風險概率界定;固有風險分析的內容;固有風險分析程序 (3)領會:運用固有風險分析方法
2、控制風險分析
(1)識記:控制風險 (2)領會:控制風險水平確認;控制風險分析的內容;控制風險分析的程序;風險分析過程。 (3)應用:控制風險分析方法
3、管理風險方法
(1)識記:管理風險、風險識別、故障樹法德爾菲法、篩選、監測、診斷、風險評估、風險估價方法、風險處理。 (2)領會:風險管理模式、管理風險的步驟 (3)應用:應用各種管理風險方法
4、重要性判斷方法
(1)識記:重要性 (2)領會:重要性含義;重要性概念在審計應用 (3)應用:重要性確定界限、重要性確定方法 第十章 錯弊審計方法
(一)考核知識點
1、錯弊發現技巧 2、弊端審計技術
(二)考核要求
1、錯弊發現技巧
(1)識記:錯誤、弊端 (2)領會:A、錯誤的種類和性質; B、弊端的各種形式 C、敝端的衡量標準 D、弊端發生的方面 (3)應用:錯弊發現的各種技巧
2、弊端審計技術
(1)識記:各種弊端審計技術的概念 (2)應用:線索篩選技術;縱橫穿插技術;配套還原技術;立體查帳技術;分解組合技術;補帳查帳技術;無帳查帳技術;自我否定技術;定性分析技術等。 第十一章 管理審計方法
(一)考核知識點
1、經濟活動分析方法 2、數學分析方法 3、技術經濟分析方法
(二)考核要求
1、經濟活動分析方法
(1)識記:因素分析法,指數分析法,ABC分析方法 (2)領會:各種分析法的含義與步驟
2、數學分析方法
(1)識記:線性規劃方法、網絡分析方法、回歸分析方法 (2)領會:各種方法應用
3、技術經濟分析方法
(1)識記:量本利分析方法;投資分析方法;價值分析方法 (2)領會:應用各種技術經濟分析方法 第十二章 計算機審機方法
(一)考核知識點
1、計算機審計特點; 2、計算機審計調查與程序 3、計算機審計方法應用
(二)考核要點
1、計算機審計特點
(1)識記:計算機審計概念 (2)領會:計算機審計的涵義、必要性和特點。
2、計算機審計調查與程序
(1)識記:安全控制、風險控制、過程控制、應用控制、通用審計軟件、測試數據、平行模擬等概念。 (2)領會:計算機審計程序 (3)應用:初步調查方法和計算機運作審計步驟與方法。
3、計算機審計方法應用
(1)識記:繞過計算機審計、模擬數據法、重新處理法和程序檢查法等概念。 (2)領會:各種計算機審計方法的具體做法 (3)應用:各種計算機審計方法。有關說明與實施要求
為了使本大綱的規定在個人自學和考試命題中得到貫徹和落實,茲有關問題作如下說明,并進而提出具體實施要求。
(一)關于考核目標的說明
為了使考試內容具體化和考試要求標準化,本大綱對各章規定了考核目標,包括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并按照識記、領會、應用三個層次規定其應達到的能力層次要求,各層次的含義是:
識記:能知道有關的名詞、概念的意義,并能正確認識和表述。是低層次的要求。
領會:在識記的基礎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能掌握有關概念、方法的區別與聯系。是較高層次的要求。
應用:在領會的基礎上,能運用審計技術方法分析和解決有關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是高層次的要求。
(二)關于自學教材
本課程全省統一命題指定使用的教材是:《審計技術方法》,自編教材。
(三)自學方法指導
1、在全面系統學習的基礎上掌握各種審計方法的基本做法并應用于審計實踐。
2、正確處理基礎知識和應用能力關系,應考者應將識記、領會同應用聯系起來,把基礎知識和理論轉化為應用能力。培養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關于命題考試的若干要求
1、根據本大綱所規定的考試內容和考核目標來確定考試范圍和考核要求,即不擴大和縮小考試范圍,也不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考試命題基本上覆蓋各章,適當體現重點內容。
2、本課程在試題中對不同能力層次要求的分數比例,一般為識記占15%,領會占35%,應用50%。
3、合理安排難易結構、難易試題的分數比例一般為:最易占30%,較易占50%,較難占20%,必須注意,試題的難易程度與能力層次不是一個概念,在各能力層次中都存在不同難度的問題。
4、本課程考試試卷采用的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判斷題、簡答題、論述題。各種題型的樣式參見本大綱附錄。
附錄:
題型舉例
一、選擇題(將下列備選答案中正確題的字母代號填入括號中)按查帳的順序劃分,查帳方法有: A、抽查法 B、順查法 C、逆查法 D、直查法
二、填充題(在下列題中括號內填入正確的內容)
函證方法有( )和( )。
三、名詞解釋
1、判斷抽樣 2、控制風險 3、制度基礎審計
四、判斷題(下列命題中認為正確者打√)
全面審計就是詳細審計( )
五、簡答題
會計錯誤的主要種類。
六、論述題
制度基礎審計與風險基礎審計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