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考00285中國福利思想考試大綱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00285]
《中國福利思想》自學考試大綱
浙江省教育考試院
二OO九年十二月
指定用書:《現代社會福利思想》,錢寧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第一部分 課程性質與設置目的要求
一、《中國福利思想》的性質與設置目的
《中國福利思想》是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社會工作與管理專業必修的一門主干課程。
本課程系統、扼要的介紹現代社會福利發展過程中有重要影響的思想家、流派及其思想內容,努力為學生提供較為全面而準確的知識體系。
本課程的目的是要幫助學生掌握現代社會福利發展的歷史線索,理解現代社會的福利理論與實踐的理念基礎,培養進行理論研究與實務工作的主動性、自覺性,建立正確的社會工作的價值,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中國社會福利制度改革與發展的需要。
二、學習課程的要求
把握社會福利思想發展的主線,注意從多角度掌握和理解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福利思想家、流派及其思想特點、內容。培養學生的理論思維能力,并結合中國社會的實際情況和自己的工作和學習的實踐,思考中國的社會福利問題,從而形成正確的社會工作價值觀。
第二部分 考核內容與考核目標
緒論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1、了解
社會福利、社會福利制度、社會福利思想等基本概念;中國傳統社會福利思想傳統;中國現代社會福利思想;西方社會福利思想的歷史傳統。
2、理解
社會福利思想的本質與爭論;現代社會福利思想特征與流派。
二、考核知識點
1、社會福利的概念。
2、社會福利制度。
3、社會福利的特征與體系。
4、社會福利思想的本質與爭論。
5、中國古代社會福利思想。
6、中國現代福利思想。
7、西方社會福利思想的歷史傳統。
8、社會福利制度變遷的質的飛躍。
9、現代社會福利思想的變化。
10、現代社會福利思想的問題與理論特征。
三、考核重點
1、識記:
(1)社會福利的概念。
(2)社會福利制度。
(3)社會福利的特征與體系。
(4)社會福利思想的界說。
(5)中國傳統社會福利思想。
(6)中國現代福利思想。
(7)西方社會福利思想的歷史傳統。
(8)社會福利制度變遷的質的飛躍。
2、領會:
(1)社會福利思想中的價值觀問題。
(2)現代社會福利思想的變化。
(3)現代社會福利思想的問題與理論特征。
第一章 工業革命時期的社會福利思想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1、了解
現代社會福利思想產生的社會背景;空想社會主義社會福利思想的基本內容與發展過程;古典經濟學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社會福利思想;功利主義社會福利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與內容。
2、理解
19世紀空想社會主義者的社會福利思想;古典經濟學社會福利思想的基本特征與意義;功利主義社會福利思想的意義與缺陷;馬克思主義社會福利思想的主要內容與方法論意義。
二、考核知識點
1、現代社會福利思想產生的社會背景。
2、早期空想社會主義的社會福利思想。
3、18世紀空想社會主義的社會福利思想。
4、19世紀空想社會主義的社會福利思想。
5、古典經濟學的社會福利思想。
6、功利主義的社會福利思想。
7、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福利思想。
三、考核重點
1、識記
(1)現代社會福利思想產生的社會背景。
(2)社會福利實踐的變化。
(3)早期空想社會主義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社會福利思想。
(4)18世紀空想社會主義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社會福利思想。
(5)古典經濟學。
(6)威廉.配第的社會福利思想。
(7)亞當.斯密的社會福利思想
(8)西斯蒙第的社會福利思想。
(9)邊沁的功利主義。
(10)穆勒的功利主義福利思想。
2、領會
(1)19世紀空想社會主義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社會福利思想。
(2)古典經濟學社會福利思想的基本評價。
(3)功利主義社會福利思想的意義與缺陷。
(4)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人道主義批判和政治經濟學的批判。
(5)馬克思主義對社會福利問題的分析及其方法論意義。
3、應用
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福利思想來評價當今資本主義社會的社會福利制度。
第二章 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的社會福利思想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1、了解
自由主義、保守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福利思想變化;歐洲社會民主主義思潮的產生、形成和發展;德國歷史學派的形成與發展;德國社會保險政策的內容;費邊社會主義的產生與發展;費邊社會主義對英國社會福利與政策的影響;新古典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觀點。
2、理解
社會民主主義福利思想的基本內容和價值;德國新歷史學派的社會福利思想;德國社會保險政策的意義;費邊社會主義的社會福利思想;新古典經濟學的社會福利思想。
二、考核知識點
1、社會民主主義思想的基本觀點。
2、社會民主主義對西方社會福利思想的影響。
3、德國新舊歷史學派。
4、德國歷史學派的社會福利主張。
5、德國社會保險政策的頒布及其意義。
6、費邊社的建立與發展。
7、費邊社會主義的社會福利主張。
8、費邊社會主義對英國社會福利與政策的影響
9、新古典經濟學的效用理論、人性假設與市場理論。
10、新古典經濟學的社會福利觀。
三、考核重點
1、識記
(1)社會民主主義思想的基本觀點。
(2)德國新舊歷史學派。
(3)早期空想社會主義的福利思想。
(4)德國社會保險政策的頒布。
(5)費邊社的建立與發展。
(6)費邊社會主義的思想特征。
(7)費邊社會主義的基本思想觀點。
(8)費邊社會主義的政策主張。
(9)新古典經濟學的效用理論、人性假設與市場理論。
2、領會
(1)社會民主主義對西方社會福利思想的影響。
(2)德國歷史學派的社會福利主張。
(3)德國社會保險立法的意義。
(4)費邊社會主義對英國社會福利與政策的影響。
(5)新古典經濟學的社會福利觀。
第三章 福利經濟學及其對現代社會福利思想的影響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1、了解
福利經濟學的內涵、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觀點;早期(舊)福利經濟學的產生、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觀點;新福利經濟學的形成、發展和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觀點;當代福利經濟學的發展、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觀點。
2、理解
福利經濟學對公共選擇理論的影響;福利經濟學對福利國家社會政策的影響;福利經濟學對當代福利道德觀念與實踐的影響。
二、考核知識點
1、福利經濟學的內涵和基本概念。
2、庇古的福利經濟學思想。
3、新福利經濟學的早期發展。
4、當代福利經濟學的進一步發展。
5、福利經濟學對公共選擇理論的影響。
6、福利經濟學對福利國家社會政策的影響。
7、福利經濟學對當代福利道德觀念與實踐的影響。
三、考核重點
1、識記
(1)福利的經濟學內涵。
(2)效用的內涵和測量。
(3)消費者剩余。
(4)個人利益與社會選擇。
(5)福利最大化和帕累托最優。
(6)新福利經濟學的早期發展。
(7)阿羅的不可能性定理。
(8)阿馬蒂亞.森的貢獻。
2、領會
(1)庇古的福利經濟學思想。
(2)新舊福利經濟學的不同。
(3)阿馬蒂亞.森的貢獻。
(4)福利經濟學對公共選擇理論的影響。
(5)福利經濟學對福利國家社會政策的影響。
(6)福利經濟學對當代福利道德觀念與實踐的影響。
3、應用
福利經濟學思想對當代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借鑒意義。
第四章 凱恩斯主義的社會福利思想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1、了解
凱恩斯主義產生的歷史背景;凱恩斯主義的產生;凱恩斯主義的發展和演變。
2、理解
凱恩斯經濟理論的基本內容;凱恩斯經濟學中歐搞得社會福利思想;凱恩斯主義社會福利思想的影響。
二、考核知識點
1、凱恩斯主義產生的歷史背景。
2、凱恩斯主義的產生。
3、凱恩斯經濟理論的基本內容。
4、凱恩斯主義的發展和演變。
5、凱恩斯經濟學中的社會福利思想。
6、凱恩斯主義社會福利思想的影響。
三、考核重點
1、識記
(1)1929-1933年經濟危機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政策的改變。
(2)新古典經濟學的衰落。
(3)凱恩斯主義的產生。
(4)新古典綜合派與新劍橋學派。
2、領會
(1)凱恩斯主義經濟理論的基本內容。
(2)凱恩斯經濟學中的社會福利思想。
(3)凱恩斯主義社會福利思想的影響。
3、應用
用凱恩斯主義社會福利思想來分析中國社會福利制度。
第五章 福利國家的社會福利理論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1、了解
《貝弗里奇報告》產生的歷史背景;蒂特馬斯與費邊社會主義。
2、理解
《貝弗里奇報告》的主要內容及其影響;蒂特馬斯的社會福利理論及其貢獻;馬歇爾的公民權利理論和社會福利理論;福利國家與國家的功能;福利國家與社會需求;福利國家的危機。
二、考核知識點
1、《貝弗里奇報告》產生的歷史背景。
2、《貝弗里奇報告》的主要內容:對福利國家的制度設計,實施社會保障的三種方法。
3、《貝弗里奇報告》對戰后英國社會福利制度的影響。
4、蒂特馬斯社會福利理論的主要內容。
5、蒂特馬斯社會福利理論的貢獻。
6、馬歇爾的公民權利理論。
7、馬歇爾以公民權利為基礎的社會福利理論。
8、福利國家與國家功能。
9、福利國家與社會需求,
10、福利國家的危機
三、考核重點
1、識記
(1)《貝弗里奇報告》產生的歷史背景。
(2)《貝弗里奇報告》的主要內容對福利國家的制度設計,實施社會保障的三種方法。
(3)馬歇爾的公民權利理論。
(4)福利國家的概念。
(5)福利國家與國家功能。
(6)福利國家的類型。
(7)福利國家的指標。
2、領會
(1)《貝弗里奇報告》對戰后英國社會福利制度的影響。
(2)蒂特馬斯社會福利理論的主要內容:個人需求與社會需求;對自由放任主義的批評與對國家福利的強調;社會福利的構成;社會福利制度所承擔的責任。
(3)蒂特馬斯社會福利理論的貢獻。
(4)馬歇爾以公民權利為基礎的社會福利理論。
(5)福利國家的核心理念。
(6)福利國家的危機及其解決。
第六章 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計劃經濟的社會福利觀
(不做要求)
第七章 新自由主義思潮中的社會福利思想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1、了解
各種自由主義形態;新自由主義的含義;新自由主義產生的社會背景;布坎南的公共選擇理論。
2、理解
新自由主義的哲學理念;哈耶克的社會福利觀;弗里德曼的社會福利觀;羅爾斯的正義論和平等主義福利觀;諾奇克的個人權利理論、擁有的正義論與社會福利觀。
二、考核知識點
1、新自由主義的含義。
2、新自由主義產生的社會背景。
3、新自由主義的哲學理念。
4、哈耶克的社會福利觀。
5、弗里德曼的社會福利觀。
6、布坎南的公共選擇理論。
7、羅爾斯的正義論。
8、羅爾斯的平等主義福利觀。
9、諾奇克的個人權利理論。
10、諾奇克的擁有正義論。
11、諾奇克的社會福利觀。
三、考核重點
1、識記
(1)新自由主義的含義。
(2)新自由主義產生的社會背景。
(3)布坎南的公共選擇理論的觀點。
(4)布坎南公正比賽規則的理論。
(5)羅爾斯的正義論。
(6)諾奇克的個人權利理論。
2、領會
(1)新自由主義的哲學理念。
(2)哈耶克的社會福利觀。
(3)弗里德曼的社會福利觀。
(4)布坎南福利國家改革的建議。
(5)羅爾斯的平等主義福利觀。
(6)諾奇克的擁有正義論。
(7)諾奇克的社會福利觀。
第八章 全球化背景下社會福利理論發展新趨勢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1、了解
全球化的特征與趨勢;新右派及其對待全球化的態度;社群主義的興起;“第三條道路”的提出與社會民主主義的復興。
2、理解
全球化的后果及其影響;社群主義的政治哲學;社群主義的社會福利哲學;社會民主主義的政治觀;吉登斯的社會福利思想。
二、考核知識點
1、全球化的特征與趨勢。
2、新右派的概念。
3、新右派對全球化的態度。
4、全球化的后果及其對新自由主義的挑戰。
5、社群的概念。
6、社群主義的興起。
7、社群主義的政治哲學。
8、“共同善”的理論。
9、沃爾澤的復合平等論和分配正義原則。
10、戴維.米勒的社會正義原則。
11、“第三條道路”的提出及其產生背景。
12、社會民主主義的復興。
13、新社會民主主義的政治觀。
14、吉登斯的社會福利思想。
三、考核重點
1、識記
(1)全球化的特征與趨勢。
(2)新右派的概念。
(3)新右派對全球化的態度。
(4)社群的概念。
(5)社群主義的興起。
(6)社群主義的政治哲學。
(7)“第三條道路”的提出及其產生背景。
(8)社會民主主義的復興。
2、領會
(1)全球化的后果及其對新自由主義的挑戰。
(2)新保守主義與新自由主義的聯系與區別。
(3)“共同善”的理論。
(4)沃爾澤的復合平等論和分配正義原則。
(5)戴維.米勒的社會正義原則。
(6)新社會民主主義的政治觀。
(7)吉登斯的社會福利思想。
第九章 當代中國社會福利理論探討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1、了解
中國傳統社會福利制度與思想的發展;中國計劃經濟時代的社會福利體制與社會福利思想。
2、理解
中國傳統社會福利思想的基本特點;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社會福利體制和福利思想。
二、考核知識點
1、中國傳統社會福利制度與思想的發展。
2、中國傳統社會福利思想的基本特點。
3、中國計劃經濟時代的社會福利體制。
4、中國計劃經濟時代社會福利思想的要點。
5、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社會福利制度轉型及其基本內容。
6、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社會福利思想的變化。
7、當前中國社會福利理論探討的要點。
三、考核重點
1、識記
(1)中國古代社會福利制度和思想的發展。
(2)中國近代以來社會福利制度與思想的發展。
(3)中國傳統社會福利思想的基本特點。
(4)中國計劃經濟時代的社會福利體制。
(5)中國計劃經濟時代社會福利思想的要點。
2、領會
(1)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福利制度的變化和發展的內容及特點。
(2)當前中國社會福利理論探討中的主要理論觀點。
3、應用
分析中國當前社會福利制度建構的主要問題。
第三部分 題型舉例
(考試大綱中題型舉例僅供參考,實際命題時不受此限)
一、單項選擇題(在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將其選出并把它的題號寫在題后號內) 1分×25題=25分
1、1601年英國伊麗莎白時代通過了 (A)
A.《濟貧法》 B.《疾病保險法》
C.《貝弗里奇報告》 D.《社會保障法》
二、多項選擇題(在備選答案中有二至四個是正確的,將其全部選擇,并把它們的題號寫在括號內。錯選或漏選均不給分) 2分×10題=20分
1、新自由主義的哲學理念包括 (ACD)
A.個人主義 B.集體主義
C.反功利主義的個人權利論 D.對經濟不平等的辯護
三、名詞解釋題 4分×4題=16分
1、社會福利(答案略)
四、簡答題 6分×4題=24分
1、簡述馬歇爾對公民權利構成的劃分。(答案略)
五、論述題 10分×1題=15分
1、馬克思的社會福利觀。(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