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75]社會問題自學考試大綱浙江省教育考試院二0一0年十二月

自學用書:《當代中國社會問題》,朱力等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一部分 課程性質與設置目的要求一.課程性質“社會問題”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社會工作與管理”專業的一門必修課。這門課程的突出特點是具有很強理的論性與實踐性。本課程比較全面介紹了社會問題的理論與種類,結合社會工作專業的特點,探討了當代中國若干社會問題的具體表現,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思路與對策。二.本課程的要求(一)了解社會問題的構成條件,認識社會問題的基本特征,掌握社會問題的主要研究方法。(二)掌握社會問題的基本分類,掌握社會問題的歷史性和現實性特征,了解社會問題的具體表現及種類。(三)認識中國社會問題的產生原因與發展狀況,了解目前中國社會問題的具體表現,掌握主要社會問題的解決思路及對策。(四)通過本課程的理論學習和應用,提高學生對我國現實社會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促進我國的社會的和諧、穩定與發展。第二部分 課程內容及考核要求第一章 社會問題概述一.學習目的和要求通過學習,掌握社會問題的內涵、社會問題的界定過程、社會問題和社會熱點的區別以及社會問題的基本理論等。二.考核要求:(一)社會問題的界定1.識記:①社會問題的定義 ②社會問題界定的條件。2.理解:有關學者對社會問題的定義。(二)社會問題的界定過程1.識記:①社會熱點的概念及特征 ②社會問題和社會熱點的區別。2.理解:①社會問題界定的過程 ②與社會問題相關的概念(三)社會問題的基本理論1.識記:現代社會問題的理論2.理解:早期社會問題的理論。第二章 社會問題的特征與類型一.學習目的與要求通過學習,掌握社會問題的特征和類型、解決社會問題的原則,了解社會問題和其他學科之間的關系。二.考核要求(一)社會問題的特征與類型1.識記:①社會問題的基本特征 ②對社會問題認識的相對性2.理解:社會問題分類的標準和社會問題的主要分類形式(二)社會問題和其他學科的關系1.識記:①社會問題與社會學的關系 ②社會問題與社會工作2.理解:社會學與其他社會學科的關系(三)解決社會問題的原則與方法1.識記:①解決社會問題的指導方針 ②解決社會問題的原則2.理解:解決社會問題的指導路徑第三章 社會問題產生的背景一.學習目的與要求通過學習,學會用正確的態度面對當前社會問題,了解當前社會問題產生的背景與特點。二.考核要求(一)如何看待社會問題1.識記:社會問題是客觀存在的2.理解:認識社會問題的理論難點(二)當前社會問題產生的社會背景1.識記:中國社會處于轉型時期2.理解:社會控制模式變化(三)轉型期社會問題的凸現1.識記:轉型期社會問題的特點2.理解:轉型期的社會失范第四章 社會問題研究方法論一.學習目的和要求通過學習,掌握研究社會問題的基本原則,并用以指導自己的研究和學習實踐,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二.考核要求(一)透視性觀點1.識記:透視性觀點2.理解:①社會問題研究方法論 ②要看到社會問題的隱功能 ③要透視社會的內幕 ④要看到社會的另一個側面 ⑤要透視社會生活的多重本質(二)整體性觀點1.識記:整體性觀點2.理解:①社會是一個整體 ②任何社會現象只有把它放到社會整體中,才能得到準確的解釋 ③社會整體是一個自然的歷史過程 ④ 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三)群體性觀點1.識記:群體性觀點2.理解:①社會是由群體組成的 ②觀察社會時要超越個人 ③要研究群體結構④群體的特性獨立于個人的屬性(四)客觀性觀點1.識記:客觀性觀點。2.理解:①實事求是地研究社會問題 ②擺脫個人狹隘的情緒、經驗與偏愛,客觀地表達各種發現 ③保持陌生人觀點 ④保持價值中立觀點 ⑤任何事物或現象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第五章 社會問題研究方法一.學習目的和要求通過學習,了解和掌握研究社會問題的基本方法,并運用在自己的研究和學習中,提高研究的科學性。二.考核要求(一)社會問題的經驗研究方法1.識記:收集社會問題信息的方法。2.理解:分析資料的方法。(二)社會問題研究模式1.識記:準備階段和實施階段。2.應用:就一個社會問題研究制定準備和實施方案。(三)社會問題研究的功能1.識記:①描述性研究的功能。 ②解釋性研究的功能。 ③預測性研究的功能。 ④和規范性研究的功能。 第六章 精神疾病問題一.學習目的和要求通過學習,了解精神疾病的涵義與類型,分析引起精神疾病的原因及其對精神疾病的治療方法。二.考核要求(一)精神疾病的涵義1.識記:①精神疾病的涵義及影響。 ②精神疾病的致病因素。2.理解: 公眾對精神疾病的態度。(二)精神疾病的類型、分布和診斷。1.識記:精神疾病的類型。2.理解:精神疾病的診斷問題。(三)精神疾病的治療1.識記:精神治療。2.理解:工娛治療。3.應用:如何治療精神疾病。第七章 自殺問題一.學習目的和要求通過學習,了解自殺、我國自殺的現狀與原因,掌握對自殺的控制方法,學會分析和預防自殺問題。二.考核要求(一)自殺是一種社會病1.識記:我國自殺的特征。2.理解:我國自殺的狀況。(二)自殺的原因1.識記:社會結構的視角。2.理解:個人因素的視角。(三)自殺的控制1.識記:預防自殺措施。2.理解:觀察自殺預兆。3.應用:如何控制自殺。第八章 吸毒問題一.學習目的與要求通過學習,了解我國毒品泛濫的狀況,吸毒產生的社會原因,吸毒的危害,戒毒的工作程序。二.考核要求(一)我國毒品泛濫狀況 1.識記:①什么是毒品。 ②當前吸毒狀況特點。2.理解:當前吸毒狀況特點。(二)吸毒產生的社會原因與危害1.識記:吸毒的社會原因。2.理解:吸毒的危害。(三)戒毒工作1.識記::①矯治吸毒是社會的系統工程。 ②戒毒的程序。2.理解:戒毒的困境。3.應用:戒毒的程序。第九章 性越軌問題一.學習目的和要求通過學習,了解性越軌問題的概念,我國的狀況和成因,了解性交易的者群體特征和對性越軌問題的控制。二.考核要求(一)性越軌問題的相關概念1.識記:賣淫的定義。2.理解:①歷史的起伏。 ②死灰復燃。(二)買方市場分析1.識記:為什么在購買性服務。2.理解:誰是賣淫市場的消費者。(三)賣方市場分析1.識記:她們為什么出賣自己。2.理解:當前賣淫者的特點和類型。(四)性交易控制。應用:如何控制性交易。第十章 青少年問題一.學習目的和要求通過學習,了解青少年問題的定義與種類,不良青少年問題的種類,我國青少年犯罪狀況特,分析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初步認識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方法。二.考核要求(一)青少年問題的狀況和特征1.識記:青少年問題的定義。2.理解:不良青少年問題的種類。(二)我國青少年犯罪的狀況與特點1.識記:①青少年犯罪界定。 ②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點。2.理解:青少年犯罪的軌跡。(三)越軌青少年問題的原因。1.識記:不良社會化因素。2.理解:青少年問題的實證研究。(四)青少年犯罪的預防。1.理解:①宏觀預防。 ②中觀預防。 ③微觀預防。2.應用:如何建構從宏觀預防、中觀預防、微觀預防等方面建構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網絡。第十一章 殘疾人問題一.學習目的和要求通過學習,了解我國殘疾人事業的發展,我國殘疾人問題的現狀和根源,解決殘疾人問題的途徑。二.考核要求(一)我國殘疾人事業的發展概況1.識記:①什么是殘疾人。 ②殘疾人問題的兩重性。2.理解:我國殘疾人事業的發展。(二)殘疾人問題的現狀和根源1.識記:殘疾人問題的現實根源。2.理解:殘疾人現狀。(三)解決殘疾人問題的途徑1.理解:①確立新的殘疾人觀。 ②健全保障殘疾人權益的法律體系。 ③建立健全保障殘疾社會保障體系。 ④社區工作方法的應用。2.應用:如何運用社區工作工作方法解決殘疾人問題。第十二章 失業問題一.學習目的和要求通過學習,了解失業的定義和指標體系,我國失業問題的狀況,失業的結構性原因,失業的理論解釋,解決失業問題的對策。二.考核要求(一)失業問題概述1.識記:①失業的定義。 ②失業的指標體系。 ③失業的種類。2.理解:①我國失業的狀況。 ②失業群體的特征。(二)失業的結構性原因理解:勞動力供給狀況、勞動力需求狀況。(三)失業的理論解釋1.識記:社會學研究失業的相關理論。2.理解:失業的經濟學解釋。(四)解決失業問題的對策1.理解:①政府。 ②社區。 ③個人。2.應用:解決失業問題政府、社區和個人各有何對策。第十三章 貧困問題一.學習目的和要求通過學習,了解貧困的概念和類型,貧困線的測定方法,我國貧困群體狀況,對貧困的理論解釋,反貧困措施的理論,我國反貧困的實踐。二.考核要求(一)貧困的概念與現狀1.識記:①貧困的概念與類型。 ②貧困線的測定方法。2.理解:①農村貧困群體的狀況。 ②城鎮貧困群體的生活狀況。(二)關于貧困的理論探討1.識記:貧困的的社會學解釋。 2.理解:①貧困的環境解釋。 ②我國學者的貢獻。(三)反貧困的措施1.識記:反貧困措施的理論。2.理解:①農村反貧困措施。 ②現階段城市反貧困措施的構建。3.應用:社會工作者反貧困能承擔何任務。第十四章 婚姻家庭問題一.學習目的和要求通過學習,了解我國婚姻家庭問題的特點,婚姻家問題的內容,婚姻家庭問題的社會原因及其對策。二.考核要求(一)婚姻家庭問題的理論1.識記:婚姻家庭問題。2.理解:①我國婚姻和家庭問題的特點。 ②婚姻家庭問題的相關理論流派。(二)婚姻家庭問題的內容1.識記:①婚姻家庭內部問題。 ②婚姻家庭外部的。2.理解:非主流的婚姻家庭模式。(三)婚姻家庭問題產生的社會條件及處置1.識記:婚姻家庭問題的社會原因。2.理解:①加強對婚姻問題的研究。 ②家庭社會工作對婚姻家庭問題的介入。3.應用:社會工作如何介入婚姻家庭問題。第十五章 游民問題一.學習目的和要求通過學習,了解我國游民問題的現狀,我國的乞丐問題和流浪兒童問題,對流浪兒童的救助。二.考核要求(一)游民問題1.識記:游民產生的原因。2.理解:對策及建議。(二)乞丐問題1.識記:當前我國乞丐的一些特點。2.理解:①城市乞丐增多的原因。 ②化解乞丐群體問題。2.應用:如何化解乞丐群體問題。(三)流浪兒童問題1.識記:流浪兒童問題的原因。2.理解:流浪兒童的保護政策。3.應用:流浪兒童的救助工作。第三部分 考試題型舉例(考試大綱中題型舉例僅作參考,實際命題時不受此限)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寫在題干的括號內。)1.將社會問題分為偏差行為和社會解組兩大類的社會學家是 。A.楊國樞等 B. 墨頓等 C.奧杜姆 D.蘭迪士二.判斷并改錯(判斷對錯,如果是錯誤的應加以改正)1.老年人問題就是人口老齡化問題。三.名詞解釋題1.自殺四.簡答題1.我國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五.論述題1.結合實際,論述現階段構建城市反貧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