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安徽自考中國文化概論試題(00321)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絕密★考試結束前
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國文化概論試題課程代碼:00321
1.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選擇題部分注意事項: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1.“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一語見于A.《周易》 B.《尚書》C.《論語》 D.《春秋》2. 清代影響徽州一帶崇尚經術的人物為A.曹雪芹B.戴震C.施耐庵D.吳敬梓3. 北宋大運河的中心是A.洛陽B. 杭州C.開封D.北京4. 領導新樂府運動的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安石5.“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反映的朝代是A.夏代B. 商代C.秦代 D.漢代6. 被劉邦封到東治做閩越王的是A.唐蒙B.搖C.趙佗D.無諸7. 下列文學作品屬于明代的是A.《水滸傳B.《西廂記》C.《聊齋志異》D.《竇娥冤》00321#中國文化概論試題第1頁(共4頁)
8.“察舉”科目中更重視德行的是A.孝廉B.茂才C.賢良D.士人9. 以禪讓方式取代曹魏,建立西晉王朝的是A.司馬炎 B. 司馬睿C. 司馬昭D.司馬光10.諸子百家爭鳴存在于A. 夏商時期B.春秋戰國時期C.兩漢時期 D. 唐宋時期11.記述各種農具的《耒耜經》出自A.沈括 B. 陸龜蒙C. 徐光啟D.宋應星12.儒家被稱之為儒教,可見于A.漢朝B.唐朝C.宋朝D.元朝13.行商招徠顧客的傳統代號是A.市聲B.旗簾C.牌匾 D. 燈具14.傳統漢族女子的成年禮叫A. 加笄 B. 加冠C.冊封 D. 乞巧15.在下列醫學著作中,藥物學專著為A.《素問》 B.《靈樞》C.《神農本草經》D.《千金方》16. 依據中國民間計時制度,一晝夜可分為A.6個時辰B.12個時辰C.24個時辰 D.48 個時辰17.依據《周禮·地官·遂人》,能走牛車的道路叫A.徑 B.珍C.路 D.道18.科舉考試的主導思想是A.儒家思想B.法家思想C.名家思想D.農家思想19.周代宗廟祭祀制度規定大夫配享A.三廟 B. 五廟C.七廟D.九廟00321#中國文化概論試題第2頁(共4頁)
20.《離騷》反映的是A.楚地文化B.秦地文化C.齊地文化D.燕地文化21.封建倫理規范的最高法則是A.三綱B.仁愛C.孝悌D. 忠恕22. “因材施教”的最早實踐者是A.孔子B.董仲舒C.賈誼D.王陽明23. 《詩經》中展現宗廟之音的是A.風B.雅C.頌D. 興24.道教全真派的創立者為A.張道陵B.寇謙之C.葛洪 D. 王重陽25.維吾爾語所屬的語系為A. 漢藏語系B. 印歐語系C.阿爾泰語系D.南亞語系26.漢語詞匯中的“喇嘛”借自A.蒙古語B.藏語C.壯語D.朝語27. 秦代的“書同文”運動把各國原有的文字統一為A.大篆B.小篆C.隸書 D. 楷書28.“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句詩運用的修辭手法為A.對偶B.比喻C.頂真 D.復疊29.洛陽白馬寺始建于A.西漢B.東漢C.北宋 D.南宋30. 《中國札記》的作者是傳教士A.湯若望B.馬可·波羅C.利瑪竇 D.科魯茲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錯選、多選或少選均無分。31. 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有A.大足石刻 B. 廬山C.元上都遺址D.明清皇家陵寢E. 蘇州古典園林00321#中國文化概論試題第3頁(共4頁)
32. 東北平原東西兩側的山脈包括A.太行山脈B.呂梁山脈C.大興安嶺D.長白山脈E. 橫斷山脈33. 漢武帝時期,基本解除了匈奴對西北地區威脅的大型戰役有A.河南戰役 B. 河西戰役C.漠北戰役D.漠南戰役E.陰山戰役34. 屬于春季的節氣有A.雨水 B.白露C.驚蟄 D.小暑E. 霜降35. 屬于唐代的畫家有A.吳道子B.閻立本C.張萱D.周昉E.張擇端非選擇題部分注意事項: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題,每小題2分,共10分。36. 文化現象37. 烹飪38.字謎39.君主專制制度40.圣賢四、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41.簡述中國古代利用改造自然方面的成就。42.簡述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化大勢。43. 簡述自然環境中的服飾文化標志。44.簡述中國傳統誕生禮的內容。45.簡述中國古代地神祭祀的種類。46.簡述科舉制的特點。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47. 談談你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真誠有信”的理解。48.論述中國物質文化對世界的影響。00321#中國文化概論試題第4頁(共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