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3n75l"><cite id="3n75l"><i id="3n75l"></i></cite></listing>
<cite id="3n75l"></cite>
<var id="3n75l"></var>
<menuitem id="3n75l"><dl id="3n75l"></dl></menuitem><var id="3n75l"><video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video></var><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strike></var>
<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strike></var>
<menuitem id="3n75l"></menuitem><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var>
<cite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cite><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var>
<cite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cite>
<var id="3n75l"><strike id="3n75l"><listing id="3n75l"></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3n75l"></menuitem>
<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var><var id="3n75l"></var>
<var id="3n75l"></var>
<menuitem id="3n75l"><dl id="3n75l"></dl></menuitem>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備考 - 自考問一問

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大綱27183國際經濟學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大綱27183國際經濟學

  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辦公室

  一、課程性質及其設置目的與要求

  (一)課程性質和目的

  國際經濟學課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課程,其任務是培養應考者了解當今國際經濟活動和國際經濟關系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政策、國際貿易組織、匯率交易及匯率決定理論、開放經濟下的國際收支調節理論以及國際貨幣體系等國際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及其經濟分析,從而為我國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培養專門的應用型人才。

  (二)本課程的基本要求

  國際經濟學是一門專業主干課,本課程使用教材共有15章,主要研究的是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理論以及開放經濟下的政策協調,如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政策、世界貿易組織、經濟一體化、跨國公司與要素流動理論、國際收支、匯率交易和匯率決定、國際收支的調節、國際貨幣體系。通過對本書的學習,要求應考者對國際經濟學有一個全面和正確的了解。具體應達到以下要求:

  1、了解各個歷史時期的國際貿易理論和國際貿易政策,了解國際金融的基本理論和開放經濟下的國際收支調節手段和調節過程;

  2、理解并掌握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政策、世界貿易組織、經濟一體化、跨國公司與要素流動理論、國際收支、匯率交易和匯率決定、國際收支的調節、國際貨幣體系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

  3、掌握各種國際經濟分析的基本方法、操作步驟和應用。

  (三)本課程與相關課程的聯系

  國際經濟學是從西方經濟學中發展起來的、是建立在傳統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理論基礎上的一個分支學科。與世界經濟學一樣,也是以國際分工和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為背景,研究國際間的經濟分工關系,其覆蓋的學科領域非常廣泛,它是以西方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為基礎,結合世界經濟學的綜合性學科。因此本課程的前修課程包括西方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等,這些課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掌握國際經濟學的原理、方法和應用。

  二、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

  第一章  緒 論

  (一)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介紹了國際經濟學的概念、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

  (二)學習要求

  了解國際經濟學的概念、研究內容,認識國際經濟學的發展歷史和與其他相關學科的關系,并掌握國際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國際經濟學的概念;國際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2、掌握:國際經濟學的發展歷史;國際經濟學與其他相關學科的關系。

  第二章 古典國際貿易理論

  (一)課程內容

  本章介紹了古典國際貿易理論,論述了絕對優勢理論、比較優勢理論的概念、理論觀點和相關評價,并進行貿易基礎和貿易利益的經濟學分析。

  (二)學習要求

  了解古典國際貿易理論的內容,掌握絕對優勢理論、比較優勢理論的基本概念和理論內容及相關評價,領會貿易基礎和貿易利益的經濟學分析方法。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絕對優勢理論的概念;比較優勢理論的概念。

  2、掌握:絕對優勢理論中的貿易基礎和貿易利益的分析;比較優勢理論中的貿易基礎和貿易利益的分析。

  3、熟練掌握:絕對優勢理論的內容及評價;比較優勢理論的內容及評價。

  第三章 新古典貿易理論

  (一)課程內容

  本章介紹了新古典貿易理論的內容、貿易基礎和貿易利益的分析、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里昂惕夫之謎及相關解釋。

  (二)學習要求

  了解新貿易理論的內容,理解并掌握要素稟賦理論的內容和對貿易基礎和貿易利益的分析,了解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的內容,理解和掌握里昂惕夫之謎及相關解釋。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要素密集度、要素豐裕度的基本概念;要素密集度顛倒和人力資本的概念。

  2、掌握:要素稟賦理論的內容;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的內容;S-S定理;里昂惕夫之謎的概念。

  3、熟練掌握:要素稟賦理論中貿易基礎和貿易利益的分析;里昂惕夫之謎的相關解釋。

  第四章 新貿易理論

  (一)課程內容

  本章介紹新貿易理論的基本的概念、理論內容和相關評價。

  (二)學習要求

  理解產業內貿易理論的概念和內容,掌握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的概念、內容和分析過程,了解產品內分工的概念。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產業內貿易理論的概念;技術差距論的概念;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的概念;產品內分工的概念。

  2、掌握:產業內貿易理論的基本內容;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的基本內容。

  3、熟練掌握:產業內貿易的理論基礎;技術差距論。

  第五章 保護貿易理論

  (一)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介紹保護貿易理論的基本內容,重點介紹重商主義理論、保護幼稚工業論的內容及政策主張,超保護貿易理論和“中心—外圍”理論的內容,并對戰略性貿易理論、管理貿易理論作相關介紹。

  (二)學習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對保護貿易理論的概念、內容、理論觀點及評價有全面的了解,對戰略性貿易理論、管理貿易理論的概念有一定的掌握。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戰略性貿易理論的概念;管理貿易理論的概念;實施保護貿易政策的經濟學依據;對外貿易乘數的概念。

  2、掌握:重商主義理論的主要觀點和政策主張;保護幼稚工業論的內容;“中心—外圍”理論的主要觀點。

  熟練掌握:保護幼稚工業論的政策主張和相關評價。

  第六章 國際貿易政策與措施

  (一)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介紹國際貿易政策的內容和演變,關稅的作用和征收標準,關稅的經濟效應分析和關稅的有效保護率計算,非關稅的主要形式和經濟效應分析,介紹鼓勵出口和限制出口的其他貿易政策措施。

  (二)學習要求

  學生通過本章的學習,能對國際貿易政策的內容有所了解,對關稅和非關稅的主要形式有所掌握,能進行關稅的經濟效應分析和關稅的有效保護率計算,并了解鼓勵出口和限制出口的其他貿易政策措施。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國際貿易政策的內容和演變;關稅的概念和作用;鼓勵出口和限制出口的其他貿易政策措施。

  2、掌握:關稅的種類;關稅的征收標準;非關稅的主要形式。

  3、熟練掌握:小國關稅的經濟效應分析;關稅的有效保護率計算;進口配額的經濟效應分析。

  第七章 GATT與WTO

  (一)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介紹GATT的成立過程和多次談判內容,烏拉圭回合的談判內容和特點,WTO與GATT的關系,WTO的基本原則及爭端解決機制,中國復關與入世的過程以及入世后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二)學習要求

  學生通過本章的學習,能對GATT與WTO有較全面的了解,對GATT的多次談判內容,特別是烏拉圭回合的談判內容和特點有正確的了解,重點掌握WTO的基本原則及爭端解決機制,了解中國復關與入世的過程以及入世后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GATT的組織機構;WTO的組織機構;WTO的爭端解決機制。

  2、掌握:GATT的多次談判內容;WTO與GATT的關系;入世后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3、熟練掌握:烏拉圭回合的談判內容;WTO的基本原則。

  第八章 經濟一體化

  (一)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介紹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概念和類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主要理論,介紹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踐,分析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影響。

  (二)學習要求

  學生通過本章的學習,能了解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基本概念和類型,理解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正確認識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踐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影響。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概念;自由貿易區的概念;關稅同盟的概念。

  2、掌握: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歷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原因。

  3、熟練掌握:關稅同盟理論的靜態福利分析;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動態影響。

  第九章 跨國公司與要素跨國流動

  (一)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介紹跨國公司的基本概念和發展趨勢,并對資本和勞動力流動作經濟效應分析,介紹國際技術轉移的概念和國際技術轉移的原因及當今發展的特點。

  (二)學習要求

  學生通過本章的學習,能了解跨國公司和國際技術轉移的基本概念,理解跨國公司的發展趨勢,正確認識國際技術轉移的原因及當今發展的特點,并能進行資本和勞動力流動的經濟效應分析。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跨國公司的概念;國際技術轉移的概念。

  2、掌握:資本流動的經濟效應分析;勞動力流動的經濟效應分析。

  3、熟練掌握:跨國公司的發展趨勢;國際技術轉移的原因;國際技術轉移發展的特點。

  第十章 國際收支

  (一)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介紹國際收支的概念和國際收支平衡表的構成,國際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影響以及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分析方法。

  (二)學習要求

  學生通過本章的學習,能夠了解國際收支和國際收支平衡表的概念,掌握國際收支平衡表的構成和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分析方法,明確國際收支失衡的原因。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國際收支和國際收支平衡表的概念。

  2、掌握:國際收支平衡表的構成;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分析方法。

  3、熟練掌握:國際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影響。

  第十一章 匯率與匯率決定理論

  (一)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介紹匯率的概念、種類和外匯市場的功能,外匯的風險和回避風險的各種外匯交易,重點介紹匯率決定理論的內容及相關評價。

  (二)學習要求

  學生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匯率的概念和基本功能,掌握外匯交易的概念和基本交易方法,特別是套匯和套利的過程和計算,掌握購買力平價理論、匯率決定的貨幣主義理論和資產組合平衡理論的內容及相關評價。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匯率的概念;匯率的分類;套期保值的概念。

  2、掌握:外匯市場的參與者;外匯市場的功能;兩點及三點套匯交易;套利交易。

  3、熟練掌握:購買力平價理論的內容及相關評價;匯率決定的貨幣主義理論的內容及相關評價;資產組合平衡理論的內容及相關評價。

  第十二章  國際收支調節機制

  (一)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介紹國際收支的調節機制,國際收支調節的彈性分析法、乘數分析法、吸收分析法和貨幣分析法的內容和評價。

  (二)學習要求

  學生通過本章的學習,重點掌握國際收支調節機制的內容,掌握國際收支調節的彈性分析法、乘數分析法、吸收分析法和貨幣分析法的內容及相關評價。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馬歇爾—勒納條件的概念;J曲線效應的概念;吸收分析法的基本理論。

  2、掌握:J曲線效應發生的原因;小型開放經濟中的收入決定;乘數分析法的總體評價。

  3、熟練掌握:吸收分析法的政策主張和總體評價;貨幣分析法的政策主張和總體評價。

  第十三章 開放經濟下的宏觀經濟均衡

  (一)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介紹開放經濟下的宏觀政策目標與政策工具,運用IS—LM—BP模型分析不同經濟條件下進行調節的宏觀政策。

  (二)學習要求

  學生通過本章的學習,重點掌握開放經濟下的宏觀政策目標與政策工具,能運用IS—LM—BP模型分析不同經濟條件下進行調節的宏觀政策。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開放經濟條件下的宏觀政策目標與政策工具的內容;支出改變政策的概念;支出轉換政策的概念;丁伯根法則的概念。

  2、掌握:不同經濟條件下運用IS—LM—BP模型進行調節的宏觀政策。

  第十四章 國際貨幣體系

  (一)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介紹國際貨幣體系的概念和內容,重點介紹金本位制的內容和金本位制下的國際收支調節機制,布雷頓森林體系以及牙買加體系的內容。

  (二)學習要求

  學生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國際貨幣體系的的概念和內容,重點掌握金本位制的內容和金本位制下的國際收支調節機制,掌握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內容和崩潰原因,了解牙買加體系的內容。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國際貨幣體系的概念;金本位制的概念;鑄幣平價的概念。

  2、掌握:金本位制崩潰的原因;牙買加體系的內容;牙買加體系的特點。

  3、熟練掌握:金本位制下的國際收支調節機制;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內容;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的原因。

  第十五章 世界經濟危機與國際經濟

  (一)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介紹經濟危機的概念和特點,重點介紹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形成的原因以及由次貸危機向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發展的路徑,提出應對金融危機的解決方法。

  (二)學習要求

  學生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經濟危機的概念和特點,掌握美國次貸危機形成的原因以及美國金融危機的啟示。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經濟危機的概念;經濟危機的特點;次貸危機的概念。

  2、掌握:美國次貸危機形成的原因;美國金融危機的啟示。

  三、有關說明和實施要求

  (一)關于“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中有關提法的說明

  在大綱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領會”、“掌握”、“熟練掌握”等三個能力層次的要求,它們的含義是:

  1、領會:要求應考者能夠記憶規定的有關知識點的主要內容,并能夠林歸和理解規定的有關知識點的內涵與外延,熟悉其內容要點和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并能根據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確的解釋、說明和闡述。

  2、掌握:要求應考者掌握有關的知識點,正確理解和記憶相關內容的原理、方法步驟等。

  3、熟練掌握:要求應考者必須掌握的課程中的核心內容和重要知識點。

  (二)自學教材

  本課程使用教材為:《國際經濟學(第三版)》,張為付主編,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

  (三)自學方法的指導

  本課程作為一門的專業課程,綜合性強、內容多、難度大,應考者在自學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學習前,應仔細閱讀課程大綱的第一部分,了解課程的性質、地位和任務,熟悉課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課程與有關課程的聯系,使以后的學習緊緊圍繞課程的基本要求。

  2、在閱讀某一章教材內容前,應先認真閱讀大綱中該章的考核知識點、自學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對各知識點的能力層次要求,以便在閱讀教材時做到心中有數。

  3、閱讀教材時,應根據大綱要求,要逐段細讀,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個知識點。對基本概念必須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須牢固掌握,在閱讀中遇到個別細節問題不清楚,在不影響繼續學習的前提下,可暫時擱置。

  4、學完教材的每一章節內容后,應認真完成教材中的習題和思考題,這一過程可有效地幫助自學者理解、消化和鞏固所學的知識,增加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對社會助學的要求

  1、應熟知考試大綱對課程所提出的總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識點。

  2、應掌握各知識點要求達到的層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識點的考核要求。

  3、對應考者進行輔導時,應以指定的教材為基礎,以考試大綱為依據,不要隨意增刪內容,以免與考試大綱脫節。

  4、輔導時應對應考者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提倡應考者“認真閱讀教材,刻苦鉆研教材,主動提出問題,依靠自己學懂”的學習方法。

  5、輔導時要注意基礎、突出重點,要幫助應考者對課程內容建立一個整體的概念,對應考者提出的問題,應以啟發引導為主。

  6、注意對應考者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自學能力的培養,要引導應考者逐步學會獨立學習,在自學過程中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7、要使應考者了解試題難易與能力層次高低兩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個能力層次中都存在著不同難度的試題。

  (五)關于命題和考試的若干規定

  1、本大綱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條細目都是考試的內容,試題覆蓋到章,適當突出重點章節,加大重點內容的覆蓋密度。

  2、試卷對不同能力層次要求的試題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領會”20%,“掌握”40%,“熟練掌握”為40%。

  3、試題難易程度要合理,可分為四檔:易、較易、較難、難,這四檔在各份試卷中所占的比例約為2:3:3:2。

  4、本課程考試試卷可能采用的題型有:單項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及案例分析題等類型(見附錄題型示例)。

  5、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150分鐘。評分采用百分制,60分為及格。

  附錄 題型舉例

  一、單項選擇題

  1.在GATT的8輪談判中,首次包含非關稅壁壘的內容的是( )回合。

  A.肯尼迪 B.狄龍

  C.東京 D.烏拉圭

  2.因通貨膨脹或者通貨緊縮而引起的國際收支失衡稱為( )。

  A.貨幣性失衡 B.收入性失衡

  C.結構性失衡 D.周期性失衡

  二、填空題

  1.美國經濟學家____________倡導的技術差距論以各國技術水平的差異為起點,分析國際貿易的成因。

  2.外匯市場上,依據投機行為與市場均衡之間的關系,外匯投機可區分為__________投機和非穩定性投機兩種類型。

  三、名詞解釋

  1.國際收支平衡表

  四、簡答題

  1. 在金本位制下,黃金輸送點為何能夠限制匯率的波動幅度?

  五、論述題

  1. 比較優勢原理的內容和評價是什么?

  六、案例分析題

  1.收音機最初在美國被發明出來,風靡全球,但幾年后日本就成功地研制生產出收音機。后來收音機進入大批量生產階段,在東南亞以很低的成本生產并出口。試用產品生命周期理論解釋這種現象。

1
意向表
2
學習中心老師電話溝通
3
查看評估報告
1、年齡階段

2、當前學歷

3、提升學歷目標

4、意向學習方式

報考所在地
*
*
*
- 聲明 -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首頁 考生自助服務系統
一二三四视频日本高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