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金融專業《保險學原理》備考資料(2)
2025-08-12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風險管理這事兒說白了就是提前想明白可能出啥問題,再想想怎么解決。咱們先從基礎開始聊,把整個流程拆開來說清楚。
風險識別是第一步
搞清楚有哪些潛在麻煩是關鍵。比如公司要上新項目,得先摸清楚這個項目可能帶來哪些風險。常見的方法有財務報表分析、保險調查、風險列舉等等,這些都是老辦法了。有個朋友做餐飲,去年就因為沒提前發現食材供應鏈的問題,差點賠光。這就是典型的沒做好風險識別。
風險評估要算明白
光知道有風險還不夠,得知道這個風險有多嚴重。比如一個工廠要買新設備,光看設備價格還不夠,得算算如果設備出問題,可能損失多少錢,影響產能多久。這個過程需要數學模型和概率計算,說白了就是把模糊的風險變成具體數字。
管理措施分兩套方案
處lǐ風險的辦法分兩種:一種是預防型,一種是補救型。預防型比如買保險、做安全培訓,像健身房的教練都會教會員正確使用器械,這就是風險控制。補救型比如設置應急資金,就像家里備著備用錢,遇到急事能頂上。有個朋友開網店,專門留了三個月的流動資金,去年疫情時就靠這個撐過來了。
風險決策要選對路子
選哪種應對方式得看具體情況。比如小公司可能更適合自留風險,畢竟保費貴;大企業反而更傾向轉移風險,比如買高額保險。有個朋友創業時就選擇自留風險,省下保費做研發投入,后來產品爆紅,這筆賬算得值。
保險不是萬能藥
說到保險,很多人以為買了就萬事大吉。其實保險和儲蓄、擔保差別挺大的。比如買保險后,不管交了多少錢,出事了就能賠;儲蓄則要等很久才能拿到錢。有個親戚去年買重疾險,結果確診后直接拿到賠償,這比存錢實在多了。但保險也有門檻,投保人必須對保單有真實利益,這點和賭博完全不一樣。
可保風險有講究
不是所有風險都能買保險。比如像地震這種天災,保險公司通常不保,因為太難預測。真正能買保險的風險得滿足幾個條件:得是偶然發生的,得有大量標的物同時面臨風險,而且得是意外事件。就像買車險,每個司機都可能出事故,但具體誰出誰不出,這屬于可保風險。
整個風險管理就像打游戲,得不斷升級裝備。隨著技術進步,新的風險不斷出現,老的風險又可能消失。就像現在AI這么火,企業就得考慮數據安全這些新問題。所以風險管理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要持續跟進,隨時調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