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備考日本修士?升學流程與關鍵步驟解析|日本留學
2025-11-10 17:03:23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去日本考修士是本科畢業后想進一步在學術向深造的學生的優質選項,相比國內來講競爭要更小,成功率更高,但日本升學整體來講較比國內更加復雜。本文就簡單介紹下日本修士升學的相關內容。

整體來講修士的流程為:
1.學習專業知識,準備研究計劃書、日語英語成績等修士必備材料。
2.擇校選教授,可以通過校園開放日進一步感受大學情況。確認目標后,細致修改研究計劃書,需要套磁的要提前聯系教授。
3.出愿材料準備與出愿。
4.參加校內考筆試面試
5.等待合格名單開放,確認合格后辦理相應的入學手續。
一、基礎要求
出愿資格:日本大學院普遍報考要求是1滿足16年正規教育學制的畢業生或在當年入學時間前能確保畢業的預畢業生,部分院校也接受15年學制的大專生進行報考,但需要提前參加學校開設的資格審查以確保申請者具有等同于本科生畢業的學力。
出愿材料:需要能體現專業能力的研究計劃書,體現語言能力的日本語能力證書(普遍要求為文商科N1、理科N2、藝術類部分N1,部分N2),除此以外還需要其他基礎材料如畢業證明、學歷證明、成績單、推薦信、志望理由書等等,藝術類還需要額外提交專業相關的作品集。(具體材料要參考募集要項)
二、目標校選擇(含教授選擇)
院校:在學校選擇上建議采取“沖刺-穩定-保底”三段,確保合格率,不要盲目報考熱門院校(學校報名費也不是很便宜,報多了也是一筆花銷)。整體來講國公立大學理工科更為強勢,理工科學生可以優先選擇。文科生可以根據自身經濟能力與畢業后導向(進一步升學or就職)進行選擇,私立院校課程更偏向實踐性對就職更好,國公立則是學術研究教育更多,更適合進一步在學術上深造。
教授選擇:通過具體院校官網中的教員一欄可以查詢具體的教授情況,要注意日本的教授分部比較發散,本專業的教授并非全在對應專業研究科里面,可以多看看來進行撿漏。另外,在教授選擇上要謹慎,部分像風評不好、事務繁忙的教授等盡量不要選擇。
三、校內考
筆試:校內考筆試往往跟具體專業有關聯,尤其是小論文往往會跟具體專業進行強掛鉤。文商科校內考往往考察以小論文為主,部分院校會設立日英互譯來考察英語方面。理工類以專業知識為主,也會考察像數學、英語等知識。藝術類通常以小論文+實技展示(如素描。色彩構成等),部分院校會采取體驗授課形式進行篩選。
面試:面試通常會圍繞研究計劃書進行,可能是一對一的形式,也可能是多對一形式。理工科面試時可能會出現面試官臨時出題的情況,藝術類則是闡述作品集制作流程與思路。除此之外,就是一些關于未來學習計劃、適應性等問題。
想了解更多留學相關信息,可以聯系本站老師詳細咨詢。
>>免費領全球留學白皮書,了解各大學報考條件、費用、開學時間、含金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