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60 園藝通論
2025-07-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一、課程性質及其設置目的與要求
(一)課程性質和特點
《園藝通論》是園藝專業的必修課程和主干課程。是融合果樹、蔬菜和觀賞植物栽培管理技術,并將其橫向、有機綜合的一門學科。是研究果樹、蔬菜、花卉和觀賞樹木的品種、生長習性、栽培管理及產品處理的科學。其基本理論、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是園藝專業應考者必須掌握的。
本課程共十章,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緒論和園藝植物的分類二章。主要介紹了園藝業的起源、發展和現狀。介紹了不同園藝植物的分類方法。第二部分為第三章和第四章,闡述了園藝植物的生長發育規律和園藝植物對環境條件的要求。第三部分從第五章到第九章,介紹了園藝植物的繁殖、建園、土肥水管理、生長發育的調控和設施栽培,即園藝植物的栽培技術和管理要求。第四部分為第十章的采收和采收后的商品化處理。
園藝學是一門正對園藝植物研究、開發和生產的應用性學科,學習園藝學基礎理論知識和栽培技術必須和實踐相結合。
(二)本課程的基本要求
1、學習了解果樹、蔬菜、觀賞植物的生物學特性、種類和品種的遺傳特性,為園藝植物選擇最適宜的環境條件,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使其正常的生長、開花和結果。 2、根據園藝植物的特點,學會改造和創造適宜園藝植物生長發育的微環境、調節或調整園藝植物的生長和發育進程,以適應環境的要求,做到園藝植物生長發育與環境的統一,園藝植物生長與開花結實的統一。 3、根據不同地區的生態環境條件,通過參加生產實踐、科研活動和實習,學會和掌握基本的園藝植物栽培技術措施、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基本的管理等。
(三)本課程與相關課程的聯系
園藝學既是一門古老的學科,又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園藝學起源于古代的園藝技藝,并在其基礎上逐步發展為一門獨立的現代園藝學。園藝學的基礎理論是植物學、植物生理學和生物化學、土壤學、氣象學、農業化學、植物保護學、遺傳育種學等,并與這些學科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學好以上學科對本課程的學習和掌握園藝學課程的知識點大有幫助。二、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
第一章 緒論
(一)課程內容
本章闡明了園藝學的范疇和特點,介紹了園藝業的起源和國內外園藝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
(二)學習目的與要求
要求對園藝學和園藝業有個整體和統籌的認識。了解國內外園藝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1、識記:園藝學、果樹園藝學、蔬菜園藝學、觀賞園藝學、造園學。 2、領會:國內外園藝業的發展簡史、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 3、掌握:園藝學的范疇、概念和特點。 4、熟練掌握:園藝學的范疇和特點。 第二章 園藝植物的分類
(一)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介紹了果樹植物、蔬菜植物和觀賞植物的分類方法和體系。
(二)學習目的與要求
了解三種園藝植物的不同分類方法和分類體系。搞清主要園藝植物屬于哪一類。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1、識記:植物學分類、栽培學分類、生態適應性分類、食用器官分類、農業生物學分類、花卉分類和觀賞樹木分類。 2、領會:園藝植物的不同分類方法和果樹、蔬菜等植物的地理分布。 3、掌握:園藝植物的分類方法和主要園藝植物所屬類型。 4、熟練掌握:果樹植物的栽培學分類法、蔬菜植物的食用器官分類法、花卉、觀賞樹木分類法及園藝植物的主要種類和品種。 第三章 園藝植物的生長發育
(一)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論述了園藝植物的生長發育規律及各器官之間的相互關系。
(二)學習目的與要求
本章是園藝植物生長發育規律的基本理論,要求認真學習、消化和掌握。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1、識記:營養器官、根、莖、葉、花芽分化、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 2、領會:各器官的生長發育,花芽的形態、類型和形成。園藝植物授粉受精與坐果,果實的生長發育及種子的形成。園藝植物各器官生長發育的相互關系。 3、掌握:園藝植物各器官的生長發育規律及各器官的特點。 4、熟練掌握:園藝植物根、莖、葉、花芽分化、開花、坐果和果實、種子的發育,并搞清各器官生長發育過程中之間的相互關系。 第四章 環境條件對園藝植物的影響
(一)課程內容
本章闡述了外界環境條件對園藝植物的影響,即園藝植物對外界環境條件的要求。
(二)學習目的與要求
環境的多樣性決定了園藝植物不同的生態適應性。本章闡述了環境條件溫度、水分、光照、土壤及地形地勢對不同園藝植物的影響,也是園藝學的基礎理論,必須認真學習。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1、識記:有效積溫、絕對溫度、溫周期、春化、蹲苗、需水臨界期、光飽和點、透光率、光周期土壤質地、環境污染等。 2、領會:溫度、水分、光照、土壤及其他環境條件對園藝植物的主要影響。 3、掌握:溫周期和春化作用,高溫和低溫對園藝植物的影響。園藝植物對水分的生態反應;園藝植物的需光度;土壤對園藝植物的影響;環境污染和生物危害。 4、熟練掌握:園藝作物對溫度、水分、光照、土壤的一般要求和特殊需求。環境污染與園藝植物的關系。 第五章 園藝作物的繁殖
(一)課程內容
本章介紹了園藝作物的有性繁殖、無性繁殖、組織培養繁殖和工廠化育苗技術。
(二)學習目的與要求
園藝作物的繁殖是園藝栽培的重要環節,既要掌握不同園藝作物的繁殖方法和理論,更要注重其繁殖方法的技能練習和操作。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1、識記:有性繁殖、催芽、無性繁殖、扦插繁殖、壓條繁殖、分株繁殖;塊根、塊莖、根莖、球莖、鱗莖繁殖;嫁接繁殖、芽接和枝接、親和性;組織培養、接種;無病毒苗;工廠化育苗、營養液等。 2、領會:不同園藝作物的繁殖方法和不同繁殖方法的技術要求和要領。 3、掌握:果樹、蔬菜、花卉和觀賞樹木常用的繁殖方法及播種、扦插、壓條、嫁接、組培技術。 4、熟練掌握:播種技術、嫁接技術、接種技術、繁殖基質的配制、電熱溫床和噴霧苗床的設制。 第六章 園地選擇與建園
(一)課程內容
本章介紹了園藝作物建園時園地的選擇、規劃與設計及園藝作物的選擇和種植。
(二)學習目的與要求
園藝作物園地選擇和建園是園藝生產的第一步,通過認真學習、了解園地選擇的要求和建園規劃與設計的方法要領。分析各種因素選擇園藝作物并掌握不同園藝作物的栽植方法。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1、識記:污染源、主林帶、副林帶、等高線、主栽品種、授粉品種、連作、輪作、間作、混作、套種。 2、領會:園區選擇的兩大因素,園區規劃與設計的方法和要求。園藝作物選擇的依據和配置,園藝作物的種植制度和方法。 3、掌握:學會分析園地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掌握和學會土地利用、小區、防護林、道路系統、排灌系統、建筑物、水土保持的規劃和設計。掌握園藝作物選擇的依據、配置和種植方法。 4、熟練掌握:園區的規劃和設計。園藝作物的選擇、配置和種植。 第七章 土肥水管理
(一)課程內容
本章節介紹了園藝植物的土壤管理、營養與肥料的施用和水分的管理。
(二)學習目的與要求
土肥水管理是園藝植物栽培管理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理論和操作并重,應認真學好。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1、識記:深翻熟化、清耕法、生草法、覆蓋法、免耕法、菌根、營養診斷、葉分析、基肥、追肥、根外追肥、需水臨界期、調污灌溉。 2、領會:土壤改良及園地的土壤管理制度;園藝作物的營養和需肥特點,園藝作物對水分的需求。 3、掌握:土壤改良的方法方式。盆栽盆土的配制。園藝作物的施肥技術和灌溉、排澇技術。 4、熟練掌握:深翻熟化、改土,不同施肥方法方式的應用,不同灌溉方法和方式的應用和排澇。 第八章 生長發育的調控
(一)課程內容
本章節介紹了園藝作物的整形修剪技術、矮化栽培技術、花果調控技術和產期的調控技術。
(二)學習目的與要求
園藝作物地上部生長發育的調控直接關系到果樹、蔬菜、花卉和觀賞樹木的產量和品質質量。其理論、技術和操作性很強,要求在學好理論的前提下多實踐,反復練習以達到應用的效果。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1、識記:整形修剪、樹形、樹體結構、短截、縮剪、疏枝、長放、環剝、扭梢、摘心、壓蔓、引蔓、矮化砧木、短枝型、負載量、保花保果、疏花疏果、人工輔助授粉、長日照、短日照、抑制栽培。 2、領會:整形修剪的生理效應及調節作用,主要樹形和樹體結構。矮化栽培的途徑及生理機制。花果數量、質量的調控,果實品質的調節。產期調控。 3、掌握:主要樹形及樹體結構,整形和修剪技術,蔬菜植物的植株調整。果樹、花卉矮化栽培技術。花果調控技術。產期調控的技術措施。 4、熟練掌握:果樹、花卉、觀賞樹木的整形修剪技術和蔬菜的植株調整。矮化栽培技術和花果調控技術。產期調控技術措施。 第九章 設施栽培
(一)課程內容
本章介紹了園藝作物設施栽培的主要種類,設施栽培技術及無土栽培技術和要求。
(二)學習目的與要求
設施栽培在園藝作物栽培中應用相當廣泛。通過學習本章,學會搭建常用的園藝設施大棚,學會園藝作物設施栽培技術和無土栽培技術,并能成功地進行管理。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1、識記:風障、陽畦、溫床、小拱棚、大拱棚、日光溫室、遮陽網、防蟲網、防雨棚、促成栽培、越夏栽培、無機基質、有機基質、水培。 2、領會:園藝作物設施栽培的建棚要求及對作物的影響。不同園藝作物設施栽培的不同點和特殊性。無土栽培的主要形式和方法程序。 3、掌握:簡易保護設施、塑料拱棚和主要溫室的搭建。蔬菜、花卉、果樹設施栽培技術和管理要點。園藝作物的無土栽培技術和應用。 4、熟練掌握:常用園藝栽培設施的建設和維護。蔬菜、花卉、果樹主要設施栽培技術和管理要點。無土栽培技術、管理和應用。 第十章 采收與商品化處理
(一)課程內容
本章節介紹了園藝產品的采收,園藝產品的質量標準及園產品的商品化處理。
(二)學習目的與要求
園藝產品的采收和商品化處理是園藝作物栽培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園產品最終能否保質保量進到消費者手中的重要一環,必須認真對待。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1、識記:可采成熟度、食用成熟度、生理成熟度、果實硬度、離層、質量標準、ISO、GB、NY、ZB、涂蠟、預冷、保鮮。 2、領會:園產品確定采收期的依據,園產品質量標準的含義、作用和種類,園產品商品化處理的方法和流程。 3、掌握:園產品的采收方法和應用,園產品質量標準的內容。果品、蔬菜、花卉商品化處理及應用。 4、熟練掌握:園產品的采收。蔬菜、花卉、果樹主要樹種、品種的質量標準和國內外主要市場的標準、等級要求。園產品的分級、涂蠟、包裝的要求和方法。三、有關說明和實施要求
(一)關于“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中有關提法的說明
在大納的要求中,提出了“識記”、“領會”、“掌握”、“熟練掌握”等四個能力層次,它們之間是遞進等級關系,后者必須建立在前者的基礎上,它們的含義是: 識記:要求應考者能夠識別和記憶本課程中規定的有關基本知識點的主要內容(如概念、定義等),并能根據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確的表述、選擇和判斷。 領會:要求應考者能領會和理解本課程中規定的有關知識點的內涵與外延,了解其內容要點和它們之間的區別。 掌握:要求應考者應該掌握的課程中的知識點。如應該掌握的基本知識、方法或理論。 熟練掌握:要求應考者必須掌握的課程中的重要知識點,也是重點考核的內容。
(二)自學教材
本課程使用教材為:《園藝學總論》,章鎮、王秀峰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年。
參考書: 1、《果樹栽培學總論》,郗榮庭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年10月第3版。 2、《蔬菜栽培學總論》,蔣先明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年第1版。 3、《觀賞園藝概論》,郭維明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年第1版。
(三)自學方法的指導
1、學好前期課程。必須在學好前期課程,如植物學、植物生理學和生物化學、土壤學、氣象學、農業氣象學、植物保護學、遺傳育種學等課程的基礎上,并將它們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學好園藝學總論。 2、掌握教材的基本內容。在學習每一章教材內容前,應先認真閱讀大綱中關于該章的考核知識點。自學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對各知識點的能力層次要求。以便在閱讀教材時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在閱讀教材時,要認真仔細,集中精力吃透每個知識點,對基本概念必須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須牢固掌握。 3、理論聯系實踐,從實踐中學。園藝學是一門典型的農業應用學科,必須理論聯系實際,深入園區,親自操作,學會修剪、嫁接、套袋、育苗、播種、建棚等基本技能,通過實踐,在應用中舉一反三,并密切注意園藝生產、運輸、銷售中出現的問題,才能更深刻領會課程內容,增強感性認識,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
(四)對社會助學的要求
1、社會助學者應根據自學考試大綱規定的考核內容、范圍和考核目標要求,認真鉆研有關教材和大綱,明確本課程與其它課程不同的特點和學習要求,對自學就考者進行有效的輔導,引導他們防止自學中的偏向,把握社會助學的正確導向。 2、社會助學者要正確處理基本知識和應用能力的關系,努力引導自學應考者將識記、領會、掌握和應用聯系起來,把基本知識轉化為實際工作能力。如引種果樹新品種應將該品種的生物學特性及對環境條件的要求與當地的條件相比較,從而決定是否進行引種和推廣。 3、要正確處理重點和一般的關系。課程內容有重點與一般之分,但考試內容是全面的,而且重點與一般是相互聯系的,不是截然分開的。社會助學者應指導自學應考者全面系統地學習教材,掌握全部考試內容和考核知識點,在此基礎上再突出重點。總之,要把重點學習與兼顧一般結合起來,切勿孤立地抓重點,把自學應考者引向猜題押題。 4、社會助學者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幫助自學應考者克服課程難點,課程難點往往也就是課程重點,難點問題不解決,直接影響自學者掌握知識的質量。因此,可以采用融會貫通、舉一反三、深入淺出的方法教學。
(五)關于命題和考試的若干規定
1、本大綱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條細目都是考試的內容,試題覆蓋到章,適當突出重點章節,加大重點內容的覆蓋密度。 2、試卷對不同能力層次要求的試題所占的比例大致是“識記”為20%;“領會”10%;“掌握30%”;“熟練掌握”為40%。 3、試題難易程度要合理,可分為四檔:易、較易、較難、難。這四檔在各份試卷中所占的比例約為4∶3∶2∶1。 4、試題主要題型及其所占的比例大致是:填空題為10%,單項選擇題為20%,名詞解釋為15%,簡答題為40%,論述題為15%(見附錄)。 5、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150分鐘。評分采用百分制,60分為及格。附錄 題型舉例
一、單項選擇題
如:仁果類果實的食用部分是由。A.子房發育而成,植物學上稱為真果; B.子房壁的三層組織形成;C.肥厚多汁的中果皮形成; D.花托和萼筒基部發育形成。
二、填空題
如:按植物學分類,馬鈴薯屬于科,蘿卜屬于科,胡蘿卜屬于科,蓮藕屬于科。
三、名詞解釋
如:芽的異質性。
四、簡答題
如:簡述觀賞花的色澤調控。
五、論述題
如:試述大中城市蔬菜的周年均衡供應。